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双斑萤叶甲防治

2025-01-11 10:20 作者:李先生  

双斑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的害虫,成虫能飞善跳,具有突发性、群聚性,较强的迁飞习性和趋嫩叶危害的习性。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豆类、马铃薯、胡萝卜、茼蒿、十字花科蔬菜及向日葵、杏树、苹果等多种作物。在吉林省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自然条件下,孵化率很不整齐,幼虫共3龄,幼虫期30天左右。幼虫全部生活在土中,一般在未经翻耕、杂草丛生的地块表土中,大田中很少发现,幼虫以杂草根为食。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经7~10天羽化。7月初始见成虫,一直延续至9月,成虫期3个月左右,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路边的苍耳、刺菜上活动,约经15天转移到豆类、玉米、高粱、辣椒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此时也正是玉米雌穗吐丝盛期及豆类作物开花结荚期,它取食玉米花丝,高粱及谷子花药,豆类作物的嫩荚以及初灌浆的嫩粒。作物秋收后,成虫转移到蔬菜上为害,尤其喜食十字花科蔬菜。成虫羽化后经20天开始交尾,把卵产在田间或菜园附近草丛中的表土下或果树的叶片上。卵散产或几粒粘在一起,成虫一生可产卵二百多粒。

该虫对光、温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高于15℃),在农田活动旺盛,飞翔力强,取食叶片量大;早晨、晚间或风雨天光线弱温度低时(低于8℃)飞翔力差,活动力差,一般只能飞2~5米,常躲在叶片背面栖息。

由于此害虫具有短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后在一株上自上而下地取食,相邻的农田同时发生时,其中一块地进行防治而其他地不防治,则过几天防治过的地又呈点片发生,加大防治难度,危害程度更重。 高温干燥对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极为有利,降水量少则发生重;降水量多则发生轻,暴雨对其发生极为不利。春季湿润、秋季干旱年份发生重。在粘土地上发生早、危害重,在壤土地、沙土地发生明显较轻。田间、地头杂草多的地块重。一旦条件适宜该虫发生量大,危害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从7月上旬一直持续危害到9月下旬。 综合防治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特别是稗草,减少双斑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降低越冬基数;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点片发生的地块于早晚人工捕捉,降低基数;对双斑萤叶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农田及时补水、补肥,促进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2.生物防治在农田地边种植生态带(苜蓿)以草养害,以害养益,引益入田,以益控害,达到理想的生态平衡。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双斑萤叶甲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蜘蛛等。

3.化学防治防治指标:百株虫口达到50头时进行防治。统防统治:成虫具有一定短距离迁飞的习性,虽然该块地防治,而周边的地块没有防治,依然还会被迁飞的成虫所危害,所以一定要统防统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防治策略上坚持以“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防治成虫。合理用药

具体用量:选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0%速杀丁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的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玉米田重点喷在雌穗周围,喷药后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可有效控制该虫对作物的危害。

也可选用硫丹、锐劲(氟虫氰)特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事项1、防治时间:最佳防治时期是成虫盛发期(7月下旬到8月)。因为防治期间正处于高温酷暑季节,所以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以免造****员中暑、中毒或者对玉米产生药害;同时,又是双斑萤叶甲成虫活跃期,此时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2、玉米扬花期间避免用药防治,以免影响授粉。3、喷药时一定要戴上防护手套、口罩等,做好防护工作,以免中毒。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种植技术之施肥技术 下一篇:葡萄缩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