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属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根入药,是传统的中药材;味辛、苦,性平;具祛风湿、清湿热、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疼痛、筋脉痉挛、骨节酸痛。秦艽原为野生,随着大量采挖,种质资源急剧减少,但需求量却不断增加,供需矛盾突出。因此,惟有加大秦艽的人工栽培,才能有效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医药业的需要。
1.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
秦艽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粗壮,圆柱形,下部多分叉,微扭曲,黄色或浅黄。单茎,圆形,节明显,斜生或直立。基生叶较大,披针形,先端尖,全缘,平滑无毛;茎生叶较小,对生,叶基联合,叶脉5出,两面明显。聚伞花序由多花簇生或腋生轮状,花冠顶端5裂,蓝色或蓝紫色。蒴果长椭圆形。种子细小,棕色。
1.2生长习性
秦艽系高山药用植物,分布在东北、西北、四川、云南等地海拔2400 -3500米 的区域,生长在气候冷凉、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草丛中。喜湿润、凉爽气候,耐寒、忌涝、怕强光。种子可在较低温条件下萌发,发芽适宜温度 20℃ 左右。
2.繁殖方法
秦艽可直播,也可移栽,但直播需2-3年才可采收,所以生产中以移栽为主要方式,移栽苗用种子培育。(如果是直播,第二年也可进行分株移栽,扩大种植面积。)
2.1选地作床
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的壤土田中,两犁两耙,结合整地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 -2500kg ,作成宽1.2 -1.5m ,长以育苗量而定,但不超过 10m 的苗床,沟宽30 -40cm 。
2.2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先用细沙搓洗种子,再用100-150ppm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洗净按种子与细沙1:3混合,放在室外低温处理,温度不高于 20℃ 。(ppm是指百万分之浓度。)
2.3播种
秦艽种子育苗可春播,也可夏播,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在6月下旬。亩用种量控制在 1kg 内,一般0.6 -0.8kg ,当种子经低温处理露白后即可播种。移栽育苗采用撒播(直播采用条播或穴播),种子一定要撒均匀,播后盖一层1.5 -2.0cm 的肥土(由细土和草木灰混合而成,也可加入适量细碎有机肥),轻轻压实,加盖一层松毛,然后浇透水,并搭棚盖膜保温。
2.4苗床管理
出苗前浇水以苗床湿润为原则,出苗后5-7天浇1次水,不湿不干。出苗后要注意通风练苗,防止烧苗。为了培育壮苗,幼苗生长期间还要追施复合肥(10:10:10)2-3次,用量10 -15kg /亩,兑水浇灌或撒施后浇透水;同时清除杂草。
3.规范种植
3.1选地整地
秦艽在我县各乡镇海拔 2400m 以上的区域均可种植(注意:不宜选种小秦艽,因为小秦艽适宜海拔为1000 -1800m ),选择向阳、平缓、肥沃、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栽培。深耕30厘米,耙细、清除残茬杂物。并作成1.0 -1.2m 的种植畦,理出边沟和畦沟。
3.2合理施肥
秦艽需要肥量较大,除氮磷钾肥外,还需要一定量的微肥,所以合理施肥尤为重要。
(1)施肥配方
亩施用的各种肥料配方(用量)如下:
有机肥:2500-3000kg,清粪水:1500-2000kg;
46%尿素:10 -20kg ;
16%普钙:60 -80kg ;
50%硫酸钾:20 -30kg ;
30%复合肥(10:10:10):40 -50kg 。
微量液肥(如通风营养液)和磷酸二氢钾适量。
(2)施用方法
根据秦艽需要特性,肥料施用如下:
有机肥:结合整地作底肥施用;
清粪水:作为壮苗肥,结合中耕在苗期追施;
46%尿素:土壤肥力差时作底肥施用,土壤肥力高时不施用,但如果长势弱时可在苗期视情适量追施;
16%普钙:作底肥施用;
50%硫酸钾:50%作底肥施用,50%在封行时作壮根肥追施(土壤钾含量极丰富时,用量可减少到10 -20kg );
30%复合肥:作孕蕾肥和壮根肥分2次追施,用量各50%。
微量液肥:稀释后分别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兑成0.2-0.3%溶液在现蕾至结籽期喷施2-3次。
3.3适时移栽
(1)移栽时间
一般在第二年幼苗发出2片新叶时即可移栽,也可在2月初移栽幼苗种根,但要盖土1-2cm,不能露芽,注意保温,否则成活率难以保证。
(2)规格密度
移栽规格25-30×20(cm),每亩种植密度9000-11000株,大苗宜稀,小苗宜密;高肥宜稀,低肥宜密。
(3)移栽方法
在种植畦上按25-30cm行距拉线定行,再用20cm的比尺定株距,用小锄开塘定植,然后加透水,再加盖地膜。注意:起苗时不能损伤根系,定植时根系不要弯曲。
3.4田间管理
(1)破膜引苗
带苗移栽的,定植后及时破膜引苗,并用细土盖严破膜口,以便保温保湿;如果是种根移栽的,待幼苗长到2叶1芯时及时破膜引苗,以防烧苗。
(2)水分管理
移栽时浇足定根水,破膜引苗后浇(灌)水次数以保持膜内湿润为准,不能受旱;雨季要疏理畦沟和边沟,确保排水。
(3)中耕除草
秦艽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松土3-4次,但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地膜的破坏,也不能伤及茎叶和根系;同时清除杂草。
(4)适时追肥
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所用肥料种类、用法、用量详见3.2中(1)(2)点的内容。
(5)病虫防治
秦艽病虫较少,一般是叶斑病和蚜虫。叶斑病用1:1:150波尔多液喷施2-3次,或10%代森铵800倍液喷施1-2次。蚜虫可用氧化乐果等药剂防治。
(6)采收加工
①采种:种子在9-10月成熟,当果实变黄时带小截果梗收获,风干贮藏。
②采根:移栽种植当年即可(直播2-3年)采收,在11月茎叶枯萎后挖根,去除枯茎叶和杂质并洗净,半干时堆焐发汗1-2天再晾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