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4:47 作者:李先生
今年9月上、中旬雨日多、雨量偏大,气温比历年同期偏低,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据9月16日在百育、头塘、玉凤、坡洪等乡(镇)进行田间调查,目前部分晚稻田出现了条斑病发病中心,个别田块病叶率高达60~70%。随着气温逐渐转凉,若中后期再遇上台风天气,将有利于此病的流行。预计晚稻中后期该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流行盛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稻叶,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并在其中大量繁殖,病斑上溢出的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进行再侵染。具有流行速度快、暴发性强、一旦流行难以控制等特点。因此,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病害发生动态,及时做好防控的技术指导工作!
防治建议:
1、加强栽培管理
水是传菌媒介,要抓好以管水为中心的田间管理,注意保持浅水勤灌,防止漫灌、串灌、适时晒田,避免病害随水流传播。巧施穗肥,做到氮、磷、钾合理施用,增施钾肥、硅肥,以增强稻株抗病力。
2、科学用药
当初见发病中心时,要立即喷药封锁发病中心,若全田已发病或气候条件有利发病时,则应进行全田防治;喷药应在露水干后进行,以防止人为传播病菌。可选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6.1%可杀得3000水分散粒剂等药剂按用量说明进行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变化,隔7~10天再喷1次,连喷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