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进入8月,水稻常常遭遇稻曲病为害,特别是杂交中稻,如若感病,对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在有的产稻区调查时,常见不同农户种的同一优质杂交稻品种,种植面积小的农户的杂交稻稻曲病为害很重,而种植面积在百亩以上的农户却少见遭受为害,问题的差别就是前者未着手预防,后者提早采取措施及时地进行了施药防治。
今年的杂交中稻前期长势不错,但当高温高湿天气来临时,很容易发生稻曲病为害。稻曲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又称青粉病,有的叫黑穗病。以上年残留的菌核在土壤中或者附着于水稻种子上越冬。一般在8月份开始为害,即在扬花、孕穗后期侵染,灌浆乳熟期显症。稻穗上部分谷粒感染,少则1~2粒,多则十至几十粒。菌丝在受害谷粒内形成菌块,逐渐膨大,病粒比正常谷粒大3~4倍,颜色由乳白、黄色变为墨绿色或黑色孢子座,在黄色或墨绿色期包膜破裂,散出黄色或墨绿色厚垣孢子,有毒。孢子座表面可产生黑色、扁平、硬质的菌核群体堆积裸露,感病田块减产减收不可避免,农民朋友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