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7 11:56 作者:李先生
1、大田肥料管理技术 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要求,在施好有机肥和氮磷钾肥作基肥的基础上,重点把好施肥量科学定量及氮素化肥的前肥后移这一关键环节。要求移栽后6天内结合化学除草施好分蘖肥,海拔1600-1800m地区亩施尿素5.95公斤,海拔1800-2000m地区亩施尿素4.0公斤,海拔2000m以上地区亩施尿素2.5公斤;倒4叶时施好促花肥,每亩尿素用量为海拔1600-1800m地区6.5公斤海拔1800-2000m地区5.5公斤,海拔2000m以上2.5公斤,每亩硫酸钾用量为10公斤;倒2叶时施好保花肥,每亩尿素用量为:海拔1600-1800m地区6.5公斤,海拔1800-2000m地区5.5公斤,海拔2000m以上2.5公斤。
2、大田水分管理技术 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要求,大田水分管理应把好以下关键环节。移栽后到分蘖期,以浅水层(2-3㎝)灌溉为主,并结合两次灌水之间的间隔短期落干通气;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断水晒田,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其余生育期均以湿润灌溉为最佳,收获前10天左右断水晒田。因水稻一生都离不开水,但不同生长阶段对水的要求也不同。着重要抓好以下四点: 浅水分蘖:秧苗插后成活到10-11天,就陆续进入分蘖。为了促进早分蘖、多分蘖、分壮蘖,要求浅水灌溉,田面保持半寸水层。 够苗晒田:在正常情况下,秧苗的有效分蘖期是20天左右。当分蘖数达到指标时,就要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使水稻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晒田还要看天、看苗、看田灵活掌握。苗足、下雨天、田肥、土粘的宜早晒重晒;苗小、天晴、田瘦、肥少的可轻晒。 层水打苞:稻谷孕穗打苞时期,对水很敏感,既不能干,也不能淹,经常保持半寸水层。 干湿壮籽:水稻灌浆至成熟,采取跑马水湿润灌溉的办法,保持田面干干湿湿。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