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发生特点: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病株残体、种子中越冬越夏,在春后气温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20℃左右。油菜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降水量多、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过密的田块发病都较严重。油菜始花期是菌核病感染流行的重要时机,加之部分田块田间种植密度大及时晴时雨天气等,都十分有利于菌核病的普遍发生且逐渐蔓延。
防治方法:除及时摘除病、老、黄叶等农业防治手段外,需立即用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多菌灵600倍液,或40%菌核净600倍液等,喷施植株中下部。由于带菌(有病)的花瓣是引起叶片、茎秆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掌握在油菜主茎盛花期至第一分枝盛花期(最佳防治适期)用药,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