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粘虫防治技术

2025-01-05 00:30 作者:李先生  

玉米粘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又称五色虫、剃枝虫、行军虫、夜盗虫,该虫具有杂食性、暴食性、突发性、迁飞性的特点,是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初龄幼虫多潜伏在作物心叶中危害,3龄后分散危害,下午和晚上取食,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豆类、棉花、蔬菜等作物。

1、玉米粘虫为害症状

粘虫以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白条斑、造成孔洞,3龄后取食形成叶片缺刻,

4龄后进入暴食期,5-6龄幼虫可食尽叶片成光秆,继而危害嫩穗和嫩茎,造成严重减产和绝收。幼虫有具有假死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畏光,白天在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军虫”。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2、玉米粘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0

mm,翅展36—40mm。头部与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有两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卵:长约0.5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幼虫: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五条背线,所以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

3、发生条件

影响粘虫发生的环境因子很多,主要受气候、食料营养、天敌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是降雨和温湿度变化是影响粘虫发生的重要因素。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而温暖高湿的条件下有利于玉米粘虫生长发育。此外,禾本科植物丰富有利于粘虫发生;水肥条件好、长势茂密的田块虫害重;干旱或连续阴雨不利其发生.

4、防治建议

第一,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对危害严重田块,需药剂防治2-3次以上。第二,为保证药剂防治效果、防止人中毒和作物药害产生,建议施药时间在阴天、早晨或傍晚。第三,采取药剂叶面喷雾和撒施的方法。叶面喷雾方法:幼虫3龄以前,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EC

3000倍液或30%阿维灭幼脲SC

2000-3000或1.8阿维菌素EC

油3000-4000倍液或5%顺式氯氰菊酯EC

5000-10000倍液或5%氟氯氰菊酯EC

2000-3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ME

500-1000倍液或50%氟虫脲EC

1000-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撒施方法:选用3%辛硫磷GR

1000-1500g或5%毒死蜱GR

1000-1500g等药剂进行撒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火龙果种植搭架技术 下一篇:火龙果丰产期怎么增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