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4 05:48 作者:李先生
1、症状
多在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病,被害株最初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早晚可以恢复,以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早晚不能复原,并很快枯死。病株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节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黄色胶状物流出,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株易被拔起。
2、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或更长的时间,病菌随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农具等传播,通过根部伤口侵入。重茬次数越多病害越重。土壤高湿、根部积水、高温有利于病害发生,氮肥过多、酸性、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多的地块病害发生重。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
(3)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
(4)嫁接防病。
(5)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用40%甲醛l50倍液浸种1.5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70℃恒温灭菌72小时后再播种。
(6)加强栽培管理。培土不可埋过嫁接切口,栽前多施基肥,收瓜后应适当增加浇水,成瓜期多浇水,保持旺盛的长势。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必须掌握在发病初期,否则效果差。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