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09:47 作者:李先生
由于近期降水多,我县棉花红粉病发生严重,据调查,发病田块达100%。且有发展趋势。
此病主要为害棉铃,整个铃壳表生松散的桔红色或粉红色绒状物,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红腐病为病斑无定形,常扩及全铃,病斑表面上布满粉红色霉层,比红粉病的霉层紧密。这是与红粉病区别之处。)气候潮湿时,变为白色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造成棉铃不能开裂,纤维粘结成僵瓣,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病菌多从伤口或铃壳裂缝处侵入,借风、雨、水流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
红粉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铃期病虫害、耕作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高温多雨利于发病;连阴雨天,日照不足,气温偏低也助于病原菌侵入。一般气温在25-30度,相对湿度85%以上时,发病严重。害虫为害严重时,发病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整枝不及时,施用氮肥过多的棉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1)施足基施,适施苗肥,重施蕾肥、花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增强植株抗病力。(2)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发现病铃及时摘除剥晒。(3)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减少发病。(4)及时防治铃期害虫,尤其是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5)药剂防治
发病始期喷洒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