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09:32 作者:李先生
地膜马铃薯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外销型蔬菜,采用地膜覆盖的马铃薯可于“六一”前后收获上市,每亩收入达2000元以上,自2007年杨店豆坪村试验成功后,今年县委、政府决定大力推广,为进一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杂,栽培技术不规范,栽培模式单一等问题,两当县农技中心蔬菜站总结出了地膜马铃薯春提前规范化栽培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以供参考。
一、春提前菜用型马铃薯规范化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播种前10天浇一次透水,待土地稍干后耕翻,整细,耙平,每亩用优质农家肥4000kg,二铵40kg,磷肥100kg,草木灰100kg拌匀后撒施,浅翻耕,整平。按垄底宽50cm,垄面宽45cm,垄间距20cm,垄高10cm起垄。
2、品种选择及种薯处理。选择菜用型克新2号,LK99等早熟品种,这些早熟品种地上部生长弱,分枝少,有利于间套复种,且早熟丰产,商品性佳,适宜早春提前播种。选择品种纯正,不带病菌及虫源,无损伤,未干缩的块茎作种薯,种薯经晾晒后切块,每块25g左右,播前用80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细沙4kg拌种薯100kg,预防马铃薯环腐病、疮痂病。
3、播种。每垄种2行,深10厘米。早熟品种株距30厘米,行距35厘米,每亩栽5500株,中早熟品种株距35厘米,行距35厘米,每亩栽5000株。
(1)地膜覆盖栽培,先播种后覆膜。大寒开始播种,立春前播完,播后整平垄面,用70厘米宽地膜覆盖垄面,贴实、压紧。
4、田间管理。出苗后一般于每天早10时后破膜放苗,然后用土封住膜口,以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齐苗后浇一次透水,现蕾前后再浇一次水,4月中下旬去除地膜,进行浅除草,厚培土,以降低地温,促进块茎膨大。
5、病虫害防治。防治早疫病,可选用抗疫病品种或脱毒种薯如克新2号,不与马铃薯或茄果类作物重茬,发病早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主要以深耕翻,耙耱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二十八星瓢虫本着防小,防早的原则进行,可用2.5%溴氰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10天一次。
6、收获:早熟品种一般5月下旬收获,克新2号脱毒种薯一般苗出齐后两个月收获;应选晴天收获,收获的块茎晾干散热后分级装箱上市,严禁高温暴晒。
二、地膜马铃薯春提前高效栽培模式
1、地膜覆盖冬播马铃薯套种甜玉米、青蒜冬播马铃薯于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收获;甜玉米选甜糯一号等品种于3月初按株距30厘米点播于垄沟中,马铃薯收获后进行中耕,追肥,浇水,“七一”左右收获鲜玉米,青蒜选成县早蒜等品种,于7月下旬-8月初按株距2-3厘米,行距10厘米点播,12月中下旬收获,此模式每年收入每亩约4000元。
2、地膜覆盖冬播马铃薯----大白菜。冬播马铃薯于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6上旬收完后,于9月初按株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点播大白菜,12月下旬收获,大白菜选用青杂,鲁白系列等,此模式每亩年收入约3500元。此模式为川坝地,低半山灌溉地的重要栽培模式,保证前后茬作物的按时播种是模式的基础,规范化栽培是实现高效的保证。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