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月季常见的病害。在雨水多,空气潮湿,光照少,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白粉病蔓延最快。一旦传染,会在植株新梢、嫩叶以及花蕾、花梗上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引起月季早落叶、花蕾畸形或完全不能开放。
一、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首先从植株中上部开始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后出现白色粉末状霉点,随后着生白色粉末状物,严重时叶面和叶背面都有白粉层。嫩叶染病后翻卷、邹缩、变厚;叶柄及嫩梢染病后节间缩短、茎变细,反面弯曲,幼叶伸展不开;花蕾染病时表面覆盖白粉层,发育停滞,花朵畸形,邹缩脱落;植株染病后生长衰弱,白色霉点布满全叶,叶片变得凹凸不平,或者扭曲,叶色开始变成灰色,新梢发育不良,花枝花茎柔软弯垂,花蕾下部密生霉菌,花茎变色。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控病品种、及时修剪、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等。
2、化学防治:(1)发病初期可用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晴菌唑乳油2500~3000倍液、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在叶片的表面和背面同时喷洒药液才能有较好的防效,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2)硫磺熏蒸,每亩大田安装8~10个硫磺熏蒸器,每周进行3~5次熏蒸,在夜晚大棚内每次硫磺熏蒸5~8h,可根据发病情况决定硫磺熏蒸次数和时间长短。硫磺熏蒸预防白粉病的效果较好,但使用硫磺熏蒸后,大棚的塑料薄膜老化加快,使用年限缩短。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