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2 14:40 作者:李先生
1、什么是农药?
答:农药是指防治农林牧业生产中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病原菌、杂草、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2、农药品种按用途分为几类?
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答: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之为原药,一般有原粉和原油两类。将原药与多种辅助料加工,使之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加工形态,称之为剂型。一种剂型可制成多种不同含量,不同用途的产品,称之为制剂。
4、农药常见剂型有哪些?
答:常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胶悬剂、水剂等。
5、农药常规的施用方法有哪些?
答:有喷粉法、喷雾法、毒饵法、种子处理法、土壤处理法、熏蒸法、熏烟法、烟雾法、施粒法、飞机施药法等。
6、农药的混合使用有哪些优点?
答:科学混用可以同时防治几种病虫草害、节省时间、降低劳动力成本,防止或延缓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改进药剂性能,延长残效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特长。
7、农药混合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农药混用要达到增效、兼治和扩大防治对象的目的。混合后不能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作物不应出现药害现象,不应降低药效,不能增加急性毒性。
8、什么样的天气不宜使用农药?
答:在刮大风、下雨、高温、高湿等天气条件下不宜使用农药,否则会降低药效、增加环境污染和产生药害的机会。
9、雨季如何使用农药?
答:可选用内吸性和性农药,在农药中加粘着剂,改喷雾为灌根等。
10、什么叫持效期?
答:农药施用后,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草鼠害所持续的时间。
11、怎样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
答:(1)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住防治期;(2)喷药均匀周到;(3)准确掌握使用浓度和亩用药量。
12、怎样防止病虫草产生抗药性?
答:坚持综合防治的对策;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农药混合使用;添加增效剂;掌握防治时机,争取一次,减少使用次数和浓度。
13、农药毒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极少量的农药就能对人体、家畜、家禽及有益动物产生直接或间接毒害或使其功能受到严重的破坏,农药的这种性能称之为毒性。
14、有机磷农药的缺点有哪些?
答:有机磷农药一般持效期短(7-10天),使用量大,易使病虫草产生抗药性;特别易发生中毒事故。
15、 菊酯类农药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答:菊酯类农药的主要优点是药用量小,主要缺点是病虫草特别容易产生抗药性。
16、为什么天气热、气温高的时候,容易发生中毒事故?
答:一方面是因为天气热、气温高时,病虫害发生多,农药容易挥发,人体吸收农药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气温高时,人体扩张,血液量增加,人休代谢机能增强,农药容易进入人体。
17、什么时间施药?
答: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在上午8-10点,下午4-8点为宜,大风或降雨天气应停止施药。
18、那些农药容易引起中毒?
答:常见的剧毒、高毒农药,如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1059、保棉丰、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和涕灭戚、灭多戚、克百威等氨基甲酸酯杀虫剂,都易引起中毒。
19、农药中毒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答:轻度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中毒症状为流涎、胸闷、、呕吐、出汗、呼吸困难等;重度症状表现为行动不稳、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20、农药中毒后可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答:尽快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钮,反复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手、足等污染物,并用1%小苏打嗽口。经口误服入人体后,应立即采取用手指刺激患者咽喉,或服用1%硫酸铜进行催吐。并送医院。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