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1-01 22:46 作者:李先生
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休眠孢子囊越立。翌年春天,休眠孢子囊萌发,释放出单毛的游动孢子,侵入蚕豆幼芽、幼茎及幼叶,在寄主细胞里形成薄壁的游动孢子囊,致豆苗发病。此启游动孢子囊又通过出管释放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潜育期10一14天。
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症状
主要为害蚕豆的叶和茎部。叶片染病初叶两面均可产生浅绿色病斑,隆起,出现 圆形至扁圆形小肿瘤,直径数毫米,表面粗糙,单生或群生。后期叶片卷曲成畸形,肿瘤呈褐色溃烂,病叶凋萎干枯。茎部染病也生许多隆起的肿瘤,形状与叶上瘤相近,病株矮化,生长不良。
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青海牛角葫豆、丰来葫豆、马尔康葫豆、西昌葫豆、蒲西大白葫豆、金川葫豆等。(2)实行豆麦麦或马铃薯3年轮作制,或采用豆麦间作,防病作用明显。(3)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4)药剂防治 ①用种子重量0.1%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效显著。⑧发病初期喷洒2d%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防治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