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

2024-12-31 21:20 作者:李先生  

2015年7月份以来互助县连续阴雨绵绵,马铃薯田田间湿度较大,气温在20℃左右,适于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孢子萌发蔓延。

1.晚疫病发生的条件:当环境潮湿多雨时,中心病株的病斑上所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雨溅传播,病菌喜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气温12-18℃条件下产生孢子囊。

2.症状

马铃薯的叶、茎、块茎均能受害。病害首先发生在植株的下部或中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叶片发病时,开始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病斑边缘不明显。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叶背病斑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叶片萎蔫下垂。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变褐,边缘不产生白霉。茎部受害,初呈稍凹陷的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产生白霉,薯块感病,表面稍凹陷,病部形成淡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切开可见薯肉变成褐色,潮湿时亦可长出白霉。

3.药剂防治方法:定期进行检测,前期用72%百菌清600—800倍液喷雾防病,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用58%甲霜灵锰锌50—100克/亩,进行叶面喷雾防治,隔7-10天喷施杜邦克露一次。为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最好喷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 下一篇:西红柿的生长环境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