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09:24 作者:李先生
强台风天气和伴随的强降雨过程,将造成农作物折断、田间积水和农作物受淹,使流行害、迁飞性害虫呈加重发生趋势。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将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水稻植保技术意见水淹后,极易使稻株形成伤口,抗逆能力下降,加上大雨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迁入,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和水稻细菌#害的侵染危害。1、病虫发生情况稻纵卷叶螟:据本站各测报点调查监测,6月下旬以来稻纵卷叶螟陆续迁入,但峰次不明显,其中,良渚测报点7月5日和7月10日分别出现2个小峰,分别为117只和150只/亩。7月9日在瓶窑等地大田普查调查,部分单季稻田稻纵卷叶螟幼虫为21条/百丛(幅度8—33条/百丛)。随着台风的登陆,稻纵卷叶螟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稻飞虱:7月9日大田普查平均百丛虫量483头/百丛(幅度0—950头/百丛),以低龄幼虫为主,稻飞虱百丛卵量为7.88万粒/亩(幅度6.80—8.96万粒/亩)。纹枯病:据本站崇贤测报点调查监测,由于连续阴雨天气,早稻纹枯病发展迅速,6月30日丛发率为5.25%(幅度:3%—7%),株发率为1.76%(幅度:0.96%—2.41%);7月6日丛发率为15.5%(幅度:13%—18%),株发率为5.52%(幅度:4.2%—6.64%);7月10日丛发率为32.75%(幅度:29%—37%),株发率为13.61%(幅度:11.34%—15.09%)。其它:台风后,将有利于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等的发生流行。2、防治意见由于各地前期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不一致,使得当前地区间、田块间病虫害发生程度、虫态等差异很大,加上近期低温多雨天气,给当前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要求各地加强田间调查,因地制宜切实抓好水稻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治工作,压低病虫发生基数。防治指标:单季稻稻纵卷叶螟百丛虫量40条,稻飞虱百丛虫量500头,纹枯病丛发病率10—15%。防治时间:7月15—18日。防治药剂:稻纵卷叶螟: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毫升,或10%阿维?氟酰胺40毫升,或15%茚虫威乳油16毫升。稻飞虱:亩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克,或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2—15克。稻瘟病:发病初期每亩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8克+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防治。水稻细菌#害(白叶枯病等):对受淹过的稻田,在大雨过后,应立即用药防治1次。对未受淹的稻田,在病害初见时用药。每亩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毫升,或20%噻唑锌悬浮剂125毫升细喷雾,对已发病田块,在第一次用药后隔5—7天再防治一次。
二、蔬菜植保技术意见1、综合管理,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洪水退后,要迅速开沟,清除沟中植物残体、杂草与垃圾,排除地下积水,降低水位,促进根系生长。要及时对畦面进行松土,提高植株根系活力,促进蔬菜恢复生长。同时结合田间农事操作进行菜田清洁工作;保护地蔬菜应及时开棚通风透气,以降低棚内湿度。对受灾严重的菜田,根系已死亡的蔬菜要及时清理出田,同时亩施石灰25—30公斤消毒后精细整地,并尽快改种收获期短的速生型叶菜。2、加强监测,综合防治病虫害洪涝过后极易引起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以及各类生理#害,故退水后要加强田间病虫害调查,针对不同品种、受害程度及时喷施杀菌、杀虫剂。要选择安全、对口药剂防治病虫害,注意农药的轮换和合理搭配,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等;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46.1%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防治细菌#害;防治生理#害要加强温度、水分管理,及时通风换气,可利用大棚设施或用遮阳网进行短期遮阴,防止涝后突晴曝晒,减少蒸腾,预防生理性失水引起萎蔫;同时养分供应要少施氮肥,增施钾肥、生物肥和腐植酸等肥料,可适当喷洒一部分叶面肥,补充各种养分,保证蔬菜正常生长;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等虫害可选用15%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1000倍液,或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或10亿PIB/毫升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等;防治烟粉虱、蚜虫可选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另外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施肥,促进作物恢复,如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8%复硝酚钠水剂等。对蔬菜、瓜果用药时须注意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
三、果树植保等技术意见1、及时排水和果园清洁要及时疏通渠道,排出果园积水,在果树行间挖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以保持树体正常的呼吸代谢。及时修剪断枝,清除落果、落叶,防止病虫害蔓延。
2、土壤管理(1)中耕晒土:当土壤干后,应抓紧时间中耕。中耕时要适当增加深度,将土壤混匀、土块捣碎。根据土壤和果树生长的具体情况,可中耕1~2次,在表层土壤干后进行土壤翻耕,中耕的深度为25~30厘米。(2)晾晒树根:扒开树盘周围的土壤晾晒树根,可使水分尽快蒸发,待经历3个晴好天气后再覆土。(3)补充营养:果园中耕松土后适当追施肥料,给树体补充营养,尽快恢复树势。补肥应以氮、磷肥为主,可叶面喷0.3%~0.5%尿素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使果树尽快恢复生机。
3、树体管理(1)扶正倒伏或倾斜的果树:雨后应尽快及时扶正倒伏和倾斜的果树,并加以固定,否则土壤干结后,根系固定再难扶正,且易伤树根。(2)果实管理:可采收的果实在天晴后立即采收,未到采收期的果实可以适当疏果,减少树体负担,如遇连晴天气应对果实套袋或覆盖遮阳网。(3)叶面追肥:雨后对有果实的果园要及时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保果;对未结果的果园要喷施0.5%的尿素液,以加强光合作用,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
4、病虫害管理暴风雨过后,果园湿度增加,有利病菌繁殖传播,树体伤口易被病菌侵入。天晴应及时喷施广谱性高效杀菌剂,或在叶面喷肥时加入杀菌剂,以控制各类病菌的滋生,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300倍液磷酸二氢钾和200倍液尿素液混施,以控制各类病菌的滋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