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花叶病属于病毒病,必须提前预防才能减少损失。病害症状: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断续黄条点,后连接成黄绿相间长条纹,植抹矮化,且个别植株心叶被邻近叶片包住,呈卷曲状畸形,长期不能完全伸展,致叶片扭曲。病株鳞茎变小,或蒜办及须根减少,严重的蒜瓣僵硬,贮藏期尤为明显,该病是当前生产上普遍流行的一种病害,罹病大蒜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造成种性退化。发病规律:播种带毒鳞茎,出苗后即染病。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葱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以汁液摩擦传毒,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及与其他葱属植物连作或邻作发病重。由于大蒜系无性繁殖,以鳞茎作为播种材料,因此植株带毒能长期随其营养体蒜瓣传至下代,以至田间已无不受病毒感染的植株,且不断扩大病毒繁殖系数,致大蒜退化变小。防治方法:(1)严格选种,尽可能建立原种基地;采用轻病区大蒜的鳞茎(蒜瓣)做种,减少鳞茎带毒率。(2)大力推广营养茎尖、生殖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脱除大蒜鳞茎中的主要病毒。(3)避免与大葱、韭菜等葱属植物邻作或连作,减少田间自然传播。(4)在蒜田及周围作物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防止病毒的重复感染,使用药剂见本书蚜虫防治法,此外还可挂银灰膜条避蚜。(5)加强大蒜的水肥管理,避免早衰,提高植株抗病力。(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植病灵乳利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3增抗利1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7)用抗毒剂1号水剂25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50~100毫升,隔10~15天一次,共灌2~3次,必要时喷淋与灌根结合,效果更好。2015年6月5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