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布
玉米要正常生长发育,除需要从水和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碳,氢,氧3种非矿质元素外,还需要从土壤吸收中吸收13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其中,氮、磷、钾、硫、钙,镁6种元素玉米需要量多,称为大量元素。硼、锌、钼、铁、锰、铜、氯等7种元素需要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此外,硅、钴、镍等元素是维持玉米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玉米吸收所需要的种种营养元素,在体内合成各种有机化全物,并在不同生育期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并在不同生育期的各器官中进行有机物质的合成,转移和贮存,玉米成熟后,各种有机化合物主要转化为贮存形态,分布于各器官组织中。
在各器官组织中,蛋白质和脂肪以籽粒中最多,其次是茎叶,穗轴中最少,纤维素以茎,叶和穗轴中最多,籽粒中最少,淀粉以籽粒中最多,苞叶和根部次之,茎,叶,穗轴中最少,灰分以根,叶中最多,各种有机物质以纤维素,无氮浸出物最多,蛋白质次之,脂肪最少。
各种有机物质在玉米各器官中的分布不同,其氮、磷、钾,硫的含量也不同,根据化验分析,氮素在茎,叶,籽粒中的含量最高,比在根穗轴苞叶,雄花中的含量高出1倍多,磷在茎和籽粒中的含量最高,在奶和其它器官中的含量较低,钾在根,籽粒和叶中的含量较高,在其它器官中的含量则较低,硫在籽粒中的含量多于茎秆。
钙、镁和其它微量元素在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含理不多,玉米叶含钙约为干物重的0.3%,含镁约0.25%,在茎中含钙约为干物重的0.1%,含镁约0.09%,在籽粒在含钙约为干物0.01%,含镁约0.08%。
二、玉米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动态和数量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度和数量不同,一般来说,细苗期生长慢,植株小,吸收的养分少,拔节期至开花期生长快,正是雌穗和雄穗的形成和发育时期,吸收养分的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的关键时期,此期应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生育后期,吸收养分速度缓慢,吸收量也少。
1、氮素的吸收动态和数量。对春玉米和夏玉米种生育时期吸收氮素情况的扮析研究表明,春玉米苗期至拔节期的21天内,氮素累积量较少,占总氮量的9.06%,拔节期至抽雄期遥15天内,氮素累积量占总量的34.42%,抽雄期至乳熟期的39天内,氮素累积量占总氮量的46.92%,这一阶段,氮素的累积强度较高,需氮量也较多,为了保证春玉米生育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应当在此期适当追施化肥,使籽一充实饱满,增加产量.
夏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吸收氮素很少,吸收速度慢,占总吸收量的1.18~6.6%,拔节期以后,氮素吸收明显增多,抽丝前后达到高峰,吸收速度一般达到0.25~0.3公斤/亩日,累积吸收量达到5~7公斤/亩,占全生育期累积吸收量的50~60%,抽丝至籽粒形成期吸收氮素仍较快,吸收速度为0.15~0.2公斤/亩日,累积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40~50%,因此,地力差的地块及高产田,应大抽丝前后增施攻粒肥。
2、磷素的吸收动态和数量。玉米各器官中磷素的累积吸收量和分配动态与氮素相似,春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植株体内磷素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绝对累积量逐渐增加,苗期磷素累积吸收量很少,拔节莫须有地授粉期磷素吸收加快,累积量占总磷量的53.01%,授粉以后累积量仍占总磷量的46.87%,各器官中的磷素总的趋势是由营养器官缶生殖器官转移,茎,叶和雌穗中的磷素量都在授粉期达到高峰,以后磷素缶籽粒中转移。夏玉米苗期桶根系不发达。磷素的吸收量很少,只占成熟期部磷量的1~3%,但植株含磷浓度很高,一般在0.6~1.1%之间,是玉米需磷敏感时期,拔节期的玉米植体内含磷浓度最低,拔节期以后,磷素的吸收速度显著加快,吸收高峰在抽雄期和吐丝期,吸收强度为0.125~0.155公斤/每亩~日累稷吸收量占总磷量的50~60%,所以,玉米除在播种时施用磷肥外,抽雄前追施磷肥亦有增产效果。
3、钾素的吸收动态和数量。钾素在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吸收动态和数量也具有规律性,春玉米植株体内素含量在拔节期最高,心腹逐渐下降,功期钾素的绝对累特别是积量少,累积速度慢,从拔节开始,植株体内钾素含量急剧增加,至授粉期,钾素累积量占总钾量的96.07%,比氮,磷的累积吸收量要快得多,在授粉期以后,植株体内钾素累积量一般增加很少或略有减少,这是钾素由根系外渗,地上部淋失所致,因此,在缺钾地块,钾肥最好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用。
夏玉米对钾素的吸收速度在生育前期比氮和磷都快,研究表明,苗期钾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0.7~4%,拔节以后猛增,到抽雄,吐丝期累积吸收量达60~80%,吸收速度的高峰出现在雌穗小花分化期至抽雄期,其值为0.4~0.75公斤/每亩~日,在灌浆至成熟期,因植株体内钾素外渗到土壤中去土壤中去,所以,钾含量缓慢下降,因此,在缺钾的地块,同样是钾肥最好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用。
总之,玉米各生育期对氮,钾磷,的量,春玉米在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夏玉米以大喇叭口至丝期为最多,全生育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高,钾次之,最少,因此,玉米施肥必须以增施氮肥为主,相应配合施用磷,钾肥。
三、影响玉米吸收利用养分的主要因素
玉米吸收利用养分受生态环境,养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基因型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1、生态环境对吸收养分的影响。在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玉米吸收炮,钾的数量,比便和利用效率产理水平需要的无毒的相对含量所左右,因此要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必须经常保持各种养有关,产量越高,吸收的总量越多,一般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玉米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和比例不同,平揪夏玉米比套播对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偏高,同时,玉米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不同,另外,即使栽培同一品种亩产超过500公斤,且比较接近期养分吸收量及吸收比例也不相同,特别是钾的吸收量差异很大,这表明需钾量高不一定就高产。
2、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吸收利用养分的影响。农作物能否正常生长取决于矿质无毒间的平衡,在很多情况受保证生长所分的平衡供应。
⑴氮与磷,钾硫元素的交互作用。氮素能显著地促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试验表明,氮作基肥措施,植株含磷量可提高6%左右,对玉米单纯施用氮素化肥,磷素的吸收量较多,而氮、钾的吸收量相对减少,据姚炳贵报道,氮、磷两元素配合施用,玉米籽粒中含磷,钾量均为最高,而秸秆中的氮、磷、钾量都是最低的。氮素与钾素配合施用,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吸收的氮,磷量最少,钾的吸收量反而增加,玉米产量最高,体现了施用钾素的潜在效益。
氮与硫的交互作用较为明显,硫缺乏时,增施氮肥不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蛋折质含量,反而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同量也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造成可溶性氮的积累,给玉米施硫时,可增加玉米的含硫量和含氮量,降低磷、钼、硼的含量,据报道,维持玉米正常生长的氮,硫比例以15:1较为合适。
⑵磷与锌,铁元素的交互作用。锌对平方米生长的影响较大,施用锌肥,能促进平方米对氮素的吸收及营养器官的生长和体内物质的转化,酶的活性及生殖器官的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抑制玉米对锌的吸收,特别是在土壤含有效锌不足的条件下,单施磷肥往往引起玉米减产,而磷、锌配合施用,能明显增加玉米幼苗干重和各部位叶片的含氮量,有助于提高肥效,从而增加产量。
磷与铁的关系主要表现于磷有钝化玉米植株体内铁的作用,在磷较多,铁较少的的环境下,植株往往出现缺铁失绿症,植株对磷,铁的反应也因品种不同而异。
⑶钾与钙,镁锌元素的交互作用。在吐丝期,当100克干物质中含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总量达到85~105毫摩尔时,玉米的矿质营养状况表现良好,低于此值时玉米缺钾,钙和镁,钾素不足或钾素素过量均能降低玉米根系对锌的吸收,从而加重缺锌症状。
3、基因型对吸收养分的影响。基因型不同能影响玉米根系的发达程度,根的离子交换能力,根的吸收特性,植株体内养分转运速度以及代谢机制和抗病性能等,导致不同自交系或杂交种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矿质养分的能力,研究表明,在不同的钾素营养善下,自交系含钾量有高低之别,有的自交系随钾浓度的提高其干物重明显增加,而有的对钾浓度的提高几乎无反应,杂交种对钾浓度的反应也是如此,有的反应敏感,有的反应迟钝。
另外,因基因型不同,产量水平不一样,100公斤籽粒所吸收的氮、磷、钾量及其比例相关很大,如在亩产高达624.4公斤的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浚单20籽粒所吸收的氮、磷、钾明显比其它杂交种低,可见,该杂交种是属于养分高效型的基加型。
4、产量与吸收利用养分的关系。玉米因产量水平不同,所吸收的三要素数量及其比例存大着差异,而生产100公斤籽粒需要的氮、磷、钾量也不在同一水平,同时,玉米因产量水平不同,其籽粒和秸秆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含量也有较大变化。
四、玉米营养缺乏与过多的症状
玉米是需要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及时了解营养缺乏与过多的症状,对获得玉米高产优质极为重要。
1、氮素缺乏与过多的症状。玉米缺氮时,苗期生长缓慢,矮瘦,叶色黄绿,抽雄迟,生长盛期缺氮,叶的症状更为明显,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型,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
玉米氮素供应过多时,营养生长旺盛,营养体徒长,出现贪青现象,不利于籽粒的灌浆,同时,玉米吸收的氮素用于组成蛋白质,叶绿素及含氮化全物,从而磊量消耗植株体内的碳水化全物,我构成细胞壁所需的纤维素,果胶等的物质的形成受到严重限制,整个植株变得柔软多汁,降低了茎秆的抗倒伏与抗病虫害的的能力。
2、磷素缺乏与过多的症状。玉米对磷极为敏感,缺磷时苗期很慢,五叶后明显缺磷症状,叶片呈紫红色,叶尖呈色,叶缘卷曲,茎基部呈色,穗短小弯曲,常出现秃顶现象,籽粒不饱满。
玉米磷素过多时,叶片呈现缺症,而且常常与缺锌,缺铁等症状伴生,缺锌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施用过磷酸钙,生成微深究的磷酸锌沉淀物,降低了土壤锌的有效性,从而引起玉米发生缺症状,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3、钾素缺乏的症状。玉米植株体内钾的再利用能力较强。所以,缺钾症状一般在生长后期才逐渐表现出来,症状是叶片从叶尖开始沿叶边叶鞘处逐渐变褐并焦枯最后导致整个叶片枯死,穗秃顶,如新叶也表现缺钾症状,表明玉米已严重缺钾。
4、锌缺乏过多的症状。锌是作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缺少或过多都会引起特殊的症状,玉米缺锌症出现在苗期,其特征是: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失绿,出现花叶条纹,严重死亡,大量资料报道,玉米品种不同,对锌的敏感性也不同,症状表现亦有差异,据报载,“济单7号”对锌最敏感,施锌增产18.6%,而不施基本平产,“莫17"自交系容易出现缺锌症状,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浚92-6和自选系248的杂交种---浚单18”的缺锌症状反映了两个亲本的缺锌症状特点,据考察,凡自交系中亲本为“浚92-6”的杂交玉米,缺锌时,植株比较矮小,有的锌一般很难达到中毒水平,但在不缺锌的土壤中施用锌肥能发生玉米中毒水平,但在不缺锌的土壤中施用锌肥能发生玉米中,其中毒症状类似缺铁的失绿症,目前对玉米锌中毒浓度范围的研究结果沿尚不一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