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甘薯黑痣病

2024-12-25 21:12 作者:李先生  

症状 主要为害薯块的表层。初生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灰黑色霉层,发病重的病部硬化,产生微细龟裂。受害病薯易失水,逐渐干缩,影响质量和食用价值。我国甘薯产区均有发生。

病原 Monilochaetes infuscans Ell.et Halst.ex Harter称薯毛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早期产生的菌丝无色,后变成黑色。分生孢子梗不分枝,基部略膨大,具隔膜,长为40~175um,分生孢子梗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或稍着色,圆形至长圆形,大小12~20×4~7(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在病薯块上及薯藤上或土壤中越冬。翌春育苗时,引致幼苗发病,以后产生分生孢子侵染薯块。该菌可直接从表皮侵入,发病

温限6~32℃,温度较高利其发病。夏秋两季多雨或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及盐碱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秧苗。(2)实行轮作。(3)必要时采用高畦或起垄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油菜萝卜间套种技术 下一篇:玉米全程立体施肥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