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虫胺(Dinotefuran)由三井化学于1993年发现的发现和生产,三井化学、北兴化学和Valent等共同开发,为第三代新烟碱类
杀虫剂,也是目前全球主要的水稻田
杀虫剂之一。
呋虫胺作用机制
呋虫胺是烟碱类
杀虫剂唯一不含氯原子和芳环的,其结构特征是四氢呋喃基取代了新烟碱类的氯代吡啶基或氯代噻唑基,且不含卤族元素。与传统新烟碱类
杀虫剂机构不同,其杀虫活性更高,且具有更高的内吸和渗透活性,杀虫谱广,最初登记在水稻上,近年来持续扩作,目前可以应用于水稻、蔬菜、果树、花卉上。
呋虫胺也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通过影响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而起效。以游离碱的形式到达作用点,通过与昆虫神经肤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作用而使害虫致死。有内吸作用,对黑尾叶蝉、稻褐飞虱类,蚜虫等半翅目害虫,稻根象等甲虫目害虫均具卓效,可广泛用于植物上刺吸式及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除具有直接杀虫效果外,还发现影响害虫摄食、交尾、产卵、飞翔行动等及引起生育不良和产卵减少等生理作用。
由于其具有优秀的内吸作用,因此可采用喷雾、浇灌、撒施、注射等多种施药方式用于叶面、土壤、育苗箱或稻田水中。其在土壤中易移动。 与其他烟碱类
杀虫剂类似,其高蜂毒是其推广的主要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