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 23:16 作者:李先生
小麦中后期肥水管理技术目前,小麦已进入拔节期。小麦拔节后植株生长发育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并进,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促控结合、水肥调控、防病治虫、防止早衰、增粒增重”,要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重点对待关键发育时期,处理好群体和个体的矛盾,切实抓好肥水管理措施的落实。(一)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是一生中生长量较大的时期,根、茎、叶、蘖、穗等器官全面生长,群体和个体发展迅速,植株的生长量大,分蘖逐渐成穗,是决定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田间肥水管理对减少小麦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增加粒重,保证丰收十分重要。拔节期是肥水运筹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
一、二类麦田,或者早春进行过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但拔节期肥水管理要做到因地因苗制宜,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可肥水早攻,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转壮;对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麦田,要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较好、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要尽量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高产创建地块,要在追施氮肥的同时,亩追钾肥6~12公斤,以防倒增产。追肥时要注意将化肥开沟深施,杜绝撒施,以提高肥效。(二)因地制宜,浇足浇好开花水或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浇水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抽穗、开花期,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小麦扬花后10天左右应浇开花水或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成熟前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麦成熟前10天要停止浇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