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结合气候、小麦长势、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预报依据:
1、菌源:小麦赤霉病是我区小麦上常发性病害,各小麦种植地菌源普遍存在,有利赤霉病发生。
2、气候: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4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月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冷空气及降水过程大致时段在1~2日、5~8日、14~17日、21~22日、24~27日。4月降水量110~130毫米,较常年偏多1~3成,4月平均气温16~17℃,气温略偏低。综合考虑雨量、雨日、气温诸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流行有利。
3、品种:针对小麦赤霉病至今尚无免疫和高抗品种,近年主导的郑麦9023、鄂麦、襄麦等品种抗性不强,小麦长势及品种布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意见:
小麦赤霉病是我区夏粮上的重大病害,今年气候条件有利该病的发生流行,若防治不力,将造成严重减产,并影响小麦品质。各级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各街农技部门要及时做好防治指导工作,广大种植户应及时做好以小麦赤霉病为重点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技术要点如下:
喷施时间:
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施第一次药,7~10天一次,连续施药2~3次。最好选在上午10点以后和下午5点前无露水时喷施。
药剂配方:
以预防赤霉病和防治纹枯病为主的麦田,亩用40%多·酮可湿性粉剂75~1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如有蚜虫发生危害重可另加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喷雾。 以防治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为主的麦田,可选用以下两种配方中的一种。一是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100克+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15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二是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12毫升+菊酯类农药40~5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