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4-12-18 08:59 作者:李先生
播娘蒿是十字花科的双子叶植物,是我县冬小麦的恶性杂草之一,如不及时防治,对小麦的产量影响严重。
一、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据有关研究,每平方米小麦田的播娘蒿数量在0~100株范围内时,每增加10株,小麦的群体数减少0.95万/亩,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几乎没影响,这能使小麦减产7.8千克/亩。
二、发生特点及抗性的产生播娘蒿于冬小麦播种后15~20天开始出苗,11月中旬至小麦返青前停止出苗,在小麦进入越冬期时可达到5~6叶期,小麦返青后仍有少量出苗,由于年后出苗的播娘蒿植株弱小,生物产量低,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小。随着除草剂的应用,为防治小麦田间杂草提供了高效的方法,但由于基层经销户和使用者长期使用一种或几种混配除草剂,播娘蒿产生了抗性并快速增强,采用加大使用量的方法防治也逐渐没了效果。
三、防治方法目前,经验证采用苯磺隆配合双氟磺草胺使用,可有效防治抗性播娘蒿,还能兼治其它多种双子叶杂草;如果麦田中还有野燕麦,此方还可添加炔草酸,这样基本可以包揽防治我县小麦田的所有杂草。根据播娘蒿的发生规律,可在小麦拔节前施用除草剂;最佳施药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并且能节省农药用量,对后茬的双子叶植物没影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