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07:36 作者:李先生
随着天气回暖,棚室温、湿度较适宜病害的发生和扩散。据调查,棚室番茄叶霉病和黄瓜灰霉病发生严重。病棚率、病株率、病叶率、病果率上升快,发病严重。鉴于目前病害发生的严峻性,菜农应加强“提温降湿”,控制其蔓延势头,确保果菜丰收。
根据统计,温室生产中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30%左右,高者可达50%以上。防治病害是当前温室生产的主要工作之一,防治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30%以上。如何才能使棚室作物少得病甚至不得病呢?这就需要生产者正确调控棚室温度与湿度。大多数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都是低温、高湿。控制病害发生最科学、最经济的措施就是提高温度降低湿度。让低温、高湿这两个条件不相遇或相遇时间缩短。一般来讲,室温升至26℃以下,湿度降至80%以下,病害就很少发生。怎样才能提高温度呢?一般来讲,首先要增加光照,提高棚温:其次是查堵孔隙,凋少热量散失;第三是增加覆盖,尽量保温;第四是挖好防寒沟,减少地面传导;第五,增施有机肥,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增加地温,储存热能。怎样才能降低湿度呢?原则上讲要合理放风,科学灌水。定植期要灌足底水,再覆地膜,减少土壤水分向空气蒸腾。生育中期要小水勤灌,保证土壤见干见湿。盛果时,酌情灌大水,并科学放风排湿。低温时节,清晨揭帘后,如发现室内有较大雾气,就应立即放5~10分钟小风排湿。随后关闭风口,待温度升到28~30℃后再反复放小风排湿。下午盖帘前室温要保持在25℃以上为宜,浇水时要密闭风口,升高室内温度至32℃以上,使地表水分尽快蒸腾成水气,以便通过放风措施排湿。夜间湿度过大,要采取补温措施升温,防止叶面结露后遭受病菌侵染。建议初搞棚室生产的农户,都要在棚内挂几个温湿计,依据天气变化,科学测定温度、湿度,确保果菜丰收。每种病虫害都有其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所以,在棚室管理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发病环境条件,既能让作物茁壮成长,又能省下用药成本,所以棚室内防病害的重点在于“提温降湿”。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