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长江中游油菜抗渍高效减损技术模式

2024-12-15 12:57 作者:李先生  

油菜抗渍高效减损技术模式

一|技术概述

通过引进吸收国内外最新油菜抗渍优质高产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建立了适合稻油两熟制模式的油菜抗渍高效减损生产技术。该技术的劳动用工从每亩5—10个下降到1个以内,农药施用量减少30%,肥料施用量减少10%,减轻渍害损失20%—30%,机收损失率下降到5%—8%,增产10%—15%,按照每斤3元计算,亩产值960—1260元,扣除成本,亩效益560—860元。该技术可显著提高稻田油菜的生产效益,也可用于低洼稻田油菜扩种生产。

二|技术要点

1.耐渍高产油菜品种筛选鉴定。选用耐渍、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抗裂等适宜机械收获的油菜品种。如阳光50、华油杂50、中油杂19、阳光2009、大地199、宁杂1818等。其他品种可按农业行业标准《油菜耐渍性鉴定技术规程》NY/T3067—2016进行快速鉴定后确定耐渍性,选择耐渍指数高的高油高产品种进行推广。

2.播前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活力,防治幼苗期虫害和病害,在播种前采用“苗得意”、“迈舒平”等油菜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可以对蚜虫、菜青虫、猝倒病和根腐病持续防治达30天,并能显著提高幼苗期耐渍性,促进根系发育,为高产提供保障,减少冬油菜和春油菜苗期施药量。

3.轻简化播种。9月中下旬至10月初,如土壤墒情适宜机械作业,可用2BF天N—9稻油专用播种机或油麦兼用联合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灭茬还田、施肥、播种、开沟、覆土等工序。两熟制油菜10月初播种,亩用种量200—300克,亩密度2.5万—4万株;迟播(10月15日以后)播量可增加到300—400克/亩,亩密度达到3万—5万株。也可采用开沟免耕直播技术,即在水稻收获后,墒情适宜时人工撒施肥料和种子,用开沟机按厢宽2米开沟后,将开沟的抛土覆盖种子和化肥

4.三沟配套。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长江流域,为减轻渍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在播种后单独用盘式开沟机开沟,要求厢沟、腰沟和围沟三沟配套,做到排水通畅,降低地下水位。田外配套排水主沟,深0.6—1米。田间每30米开一条腰沟,按2—3米开厢沟。一般厢沟宽25—30厘米、深20—30厘米,腰沟围沟宽25—30厘米、深30—40厘米。

5.科学配方施肥。每亩基施40公斤宜施壮油菜专业缓控肥。如没有缓控肥,施用普通复合肥或混配肥的,每亩必须增加1公斤的硼砂或0.5公斤的高含量硼肥(有效硼12%以上)作为基肥,防治油菜花而不实。在蕾苔期,根据36苗情长势,适量追施5—10公斤尿素,有利于提高后期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防止脱肥。

6.多措施抗渍促生减损。油菜渍害发生后,要尽快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根系土壤的缺氧环境。可利用肥料和抗逆剂、化学调节剂等进行生长调控,促进根系恢复,实现稳产减损。一般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和3公斤氯化钾,并用新美洲星抗逆剂60—100毫升或者碧益2—4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可以提高油菜的恢复生长能力。

7.菌核病防控。稻田渍害发生较重,导致油菜菌核病抗性下降,应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开展“一促四防”。可采用咪鲜胺+戊唑醇(亩用量100克)或者氟唑菌酰羟胺(麦甜)(50毫升)+磷酸二氢钾(亩用量100克)+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亩用量50克),利用无人植保机进行统防统治。

8.机械减损收获。在油菜田块黄熟期,当80%的油菜植株变黄,大部分油菜主花序基部角果籽粒变黑、中部角果籽粒转色时,采用分段收获或化学调控联合收获。分段收获可用分段收获机先割倒晾晒,5天后选择晴好天气用捡拾脱粒机脱粒;化学调节联合收获每亩用无人机喷施80—100毫升催枯调节剂“敌草快”(立收谷)10倍液,喷施后5—10天,选择天气晴好利用稻麦收割机直接联合收获。两种收获方式可以将机收损失率下降到8%以内。

三|适宜区域

长江中游稻油轮作区,或其他相同生态条件区。

四|注意事项

油菜适期播种对减轻渍害产量损失十分关键,需要抢墒播种,避免迟播晚播。化学催枯剂喷施时期和浓度会影响收获产量和质量,要严格按照规程使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祁连圆柏苗培育技术 下一篇:花生拌种剂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自配花生拌种剂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