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区别马铃薯黑痣病与黑胫病?

2024-12-15 04:14 作者:李先生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黑色粗皮病、茎溃疡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在马铃薯的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黑痣病菌核。

  马铃薯黑痣病危害症状

  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在块茎上。当马铃薯幼芽被侵染后,在幼芽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或斑纹,致使组织生长点坏死,阻滞了幼苗生长发育,有时也从基部节上再长出芽条,造成田间缺苗或出苗较晚,幼苗长势弱等。苗期主要侵染地下茎,在地下茎上出现指印状或环剥的黑褐色溃疡面(即病斑),使植株生长受阻,长得比较矮小、顶部丛生,严重时植株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还有的由于溃疡面环削伤及导管系统,使地上部枯萎或形成气生薯,在近地表的地上茎表面,往往产生蛛丝状的白霉,溃疡严重时,阻滞了养分向块茎的运输,而在地上茎中积累,使茎变粗而植株矮化或产生许多气生薯。

  溃疡病感染匍匐茎,出现淡褐色病斑,使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不能形成薯块,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但结薯非常小;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影响结薯或结薯畸形,受侵染的植株,根量减少,形成稀少的枝条,若病斑绕匍匐茎一周,易引起新生小薯的脱落。匍匐茎中后期发病的导致块茎畸形,停止发育,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变黄、变紫,向上翻卷,并产生气生薯。在成熟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不
一、数量不等、形状各异、坚硬的、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斑块,也就是病原菌的菌核,不容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保持完好。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导致破裂、锈斑和末端坏死等。

  马铃薯黑胫病

  马铃薯的黑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病薯带菌,病菌通过切薯传染,造成母薯腐烂,并从母薯进入植株地上茎。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从伤口再侵染健株。雨水多、低洼地发病重。贮藏期和窖内通气不良,温度高、湿度大,容易造成烂窖。

  马铃薯黑胫病危害症状

  主要侵染茎和薯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厘米出现症状,病株矮小,节间短缩,叶片上卷,褪绿黄化,腹部变黑,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皮松种植分布情况 下一篇:水泥花盆透气吗 使用时有哪些好处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