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槐是大家经常见到的植物,其种植方法也很简单,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毛刺槐的栽培技术。
毛刺槐的栽培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毛刺槐高可达2米,茎部、小纸条和花梗均有红色刺毛,故而得名。托叶不变为刺状,广椭圆形至近圆形,长2―3.5厘米,叶端钝而又小尖头,花粉红色或紫红色,长2.5厘米,2―7 朵组成总状花序,花期5―6月。荚果长5―8厘米,具有腺状毛刺。
毛刺槐喜光,在过荫处多生长不良,耐寒性较强,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在PH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嫁接苗抗风力不强,不宜栽植于风口或开阔处,否 则易出现“掉头”情况。耐旱,不耐水湿。耐修剪。对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
二。 水肥管理毛刺槐对水的要求不高,大苗平时可靠自然降水生长。对于新栽植的小苗,则应适当加强浇水管理。栽植时应浇好头三水,此后每月浇一次水,秋末浇足浇透封冻水。翌年早春及时浇解冻水,其 余时间可靠自然降水,秋末浇好封冻水。移栽三年后,每年只需浇好解冻水和封冻水即可。
毛刺槐较耐瘠薄,但充足的肥料可使苗木生长旺盛,特别是新栽苗木时施用适量的肥料可使苗子快速恢复树势。栽植时施用经附属发酵的牛马粪,牛马粪肥效缓和且持续时间长,不会发生烧根的现象。6 月初可施用一次尿素,可促进苗木长枝长叶,秋末结合浇冻水可浅施一次腐叶肥。从第二年起,可每年浇封冻水时施用一次腐叶肥即可。
三。 修剪整形在华北地区,毛刺槐多以洋槐作砧木进行嫁接,多呈大灌木或小乔木状。在对这种苗子修剪时,首先要注意整个冠形的美观,要保持冠形呈伞状,对过于繁密的枝条要及时进行疏除,对 过长的枝条要进行短截。要及时将病虫枝、干枯枝和无用枝疏除。对于砧木抽生出的萌蘖,要及时抹除。
四。 繁殖方法毛刺槐的繁殖大多用刺槐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一般在春季萌芽前进行,多采用切接法。砧木应选择胸径6厘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