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12:53 作者:李先生
哈密瓜是很多朋友都喜欢的水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哈密瓜得了菌核病怎么办?哈密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哈密瓜主要症状
苗期发病始于基部,病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絮状霉(即菌丝),呈软腐状,干燥后呈灰白色,病部缢缩,苗子枯死。
成株期染病,叶片染病始于叶缘,初呈水渍状,淡绿色,湿度大时长出少量白霉,病斑呈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病叶枯死。茎染病多由叶柄基部侵入,病斑灰白色稍凹陷,后期表皮纵裂,病髓部遭破坏而中空,常见茎表面形成菌核,剥开茎部可发现大量菌核,病情严重时植株枯死。
果实染病时,多从蒂部形成油渍状斑块,后变为暗绿色圆形凹陷,并逐渐扩大,其病部有大量棉絮状菌丝覆盖,并伴有不规则黑色菌粒。
2、哈密瓜病原与发病规律
此病是由核盘菌[5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侵染所致,该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鼠粪状或球形,大小0.8~2.3mm,菌核在适宜环境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杯状或盘状。子囊棒状或圆筒状,有侧丝,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五色。
菌核无休眠期,抗逆性很强,在温度18~20℃时,在光照和水分足够的条件下即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子囊盘。开盘后经4~7天弹射孢子后凋谢。
菌核是哈密瓜菌核病的主要侵染源。低温高湿是南方早春哈密瓜菌核病发病重要因素,所以在早春保护地哈密瓜种植中因棚室昼夜温差大、为保温通风时间短,相对湿度大,容易造成菌核的萌发,形成子囊盘并产子囊孢子,借风雨和浇水进行传播蔓延,时间一般在2~5月,是该病的初侵染期,一般有一个发病中心。病叶、病果与健叶、健果接触造成田间再侵染。
3、哈密瓜防治方法
①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深耕翻地后高温闷棚。使棚内温度达到60℃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