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作为腐殖质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的形成、物化性质和肥力起着关键作用。没有腐殖质和腐植酸的土地,就不能称其为土壤。
1、腐植酸修复沙化地。
目前,全球很多地方都面临着逐渐沙漠化的困境。地球上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沙漠,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正在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全球的沙漠化正在以每年6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延伸。我国又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面积已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高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的沙漠带,并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已有4亿人口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影响。据有关专家介绍,沙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000多亿元。虽然我国沙化地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沙化环境仍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结果表明,利用腐植酸保水剂、腐植酸络合
尿素、腐植酸沙漠覆盖膜等产品治理沙化土壤效果显著,而且节约成本、固沙植物成活率高。
2、腐植酸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目前,全世界每年平均排放H g约1.5万吨,C u约340万吨,P b约500万吨,M n约1500万吨,N i约100万吨。跟据中国农业部对全国污灌区调查结果显示,在约140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土地占46.7%,中度污染占9.7%,严重污染占8.4%,其中以H g和C d的污染面积最大。据统计,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1/5。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1000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土壤重金属被植物吸附和积累后,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和动物体中,从而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等疾病,如水俣病、骨痛病等都是典型例证。
矿产资源的破坏、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化工企业排放等造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利用腐植酸
肥料、
农药、地膜、保水剂等农资产品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了金属毒性的耐受力,同时增加了对重金属的吸收,使土壤环境逐步改善;利用腐植酸的弱酸性、表面活性和络(螯)合性,减少土壤中可溶性重金属含量,降低其流动性;腐植酸还因其天然、环保、无污染等特性,可降低或避免其他化学试剂的引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