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12-23 06:46 作者:李先生
紫菀锈病学名Coleosporium asterum。病害主要危害菊科植物的叶片,主要通过寄生菌进行传播蔓延,种植人员应及时了解紫菀锈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紫菀锈病症状:
发病部位为叶片。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失绿黄色斑,相应叶片背面出现隆起小疱斑,圆形,扩大后表皮破裂,呈现出橙黄色粉堆。严重时布满整个叶背,病叶卷曲干枯。
紫菀锈病发病环境及条件:
为转主寄生菌。以性孢子寄生于松属植物上,后通过气流、风雨传播。多雨,高温,大雾重露,多东南风,种植田近松属作物易发病。
紫菀锈病防治方法:
(1)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对土面喷洒2-3波美度石硫合剂。
(2)早春对周围松属植物普喷1次0.2-O.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胶体硫400倍液。
(3)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40%硫胶悬剂500倍液喷洒,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