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番茄性斑疹病

2016-12-22 01:25 作者:李先生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病害主要危害作物的叶片,还危害果实,影响作物的产量,农民朋友应及时了解如何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如何防治之症状,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圆点斑,扩大后病斑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将病叶对光透视时可见病斑周缘具黄色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变为褐色或黑色,如病斑发生在叶脉上,可沿叶脉连续串生多个病斑,叶片因病致畸。茎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大后病斑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边缘稍隆起,呈疮痂状。果实和果柄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稍大后病斑呈褐色,圆形至椭圆形,逐渐扩大后病斑转成黑色,中央形成木栓化疮痂。苗期染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斑,周缘具黄色晕圈。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发病规律,病菌可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病菌在干燥的残余组织内可长期成活,并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发病后,病原细菌通过雨水反溅、雨露或保护地棚内浇水等传染途径,在植株表面具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从植株自然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寄主的薄壁组织细胞间隙繁殖蔓延,破坏寄主细胞并进入细胞内,在田间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加重危害。

如何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之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整枝打权,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洁田园,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保护地灌水闷棚,高温高湿可促使残余组织的分解和腐烂,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减少再侵染菌源。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67平方米用药量125-165克),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700倍液(667平方米用药量130克),丰护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7平方米用药量125克),3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67平方米用药量165克),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67平方米用药量130克)。

以上就是如何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农民朋友及时用药控制病害的蔓延,防治效果更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生菜霜霉病的病原 下一篇:芹菜早疫病的防治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