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山药需要从翻土、种植块处理、种植技术和种植后维护等方面入手。土壤要变软、透气,种子块要经过干燥和切割处理。种入土壤后,要浇水盖膜保湿,温度应在摄氏25度以上。
翻整土壤要种植山药,首先要准备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土壤。一般来说,这种植物种植在疏松多孔、排水性好、透气性[透气性是指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好的沙地上,具有一定的基本肥力。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土壤是中性的或酸性的,不能有太多的黏土和盐渍化[土壤盐渍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种块处理在播种前20-25天,要选择没有病征的硬根顶端作为种子块,将其切掉,使草木灰[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分中的部分轻轻浸水以促进水分收集,然后在阳光照射下消毒几天,以提高种子块的发芽概率,使其发芽更快。
种植手法在预备好的土壤上,挖出其大小和深度随植物种子[种子(seed)在大小,颜色和形状等方面,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块大小而变化的沟槽,但一般挖出约15厘米就足够了,种子块的间距应在20厘米左右,然后在土壤完全湿润后用一层塑料膜[利用水果装袋密封后自身呼吸要消耗氧气和放出二**碳 的特性,减少袋内氧气含量和憎加二**碳浓度,达到自发性气调的作用。]覆盖土壤,以保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
栽后养护种植后,虽然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soil humidity即土壤含水量 ,在野外进行剖面观察时,区分土层湿润的程度,—般以干、稍润、润、潮、湿衡量,以手试之,有明显凉感为干;稍凉而不觉湿润为稍润;明显湿润,可压成各种形状而无湿痕为润;用手挤压时无水浸出,而有湿痕为潮;用手挤压,渍水出现为湿。]和地表温度,但植物本身对寒冷的耐受性[耐受性(Tolerance)是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很强,所以最好是确保周围温度,特别是地温,保持在25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左右,最好是在25-28摄氏度左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