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01:11 作者:李先生
杨树在喷药时,一般的农药都不怕,主要害怕草甘膦、苯磺隆、苄磺隆等除草剂,尤其是幼苗时期,要是接触过量农药,可能会引起死亡。等到长出健壮树体之后,对于一般的就不怕了,但最好在专家指导下用药。杨苗黄化病多发生在偏碱地块,一般是缺氮或缺铁症,可用0.3%硫酸亚铁(黑矾)加0.5%尿素液喷雾,也可用绿亨铁王或铁达灵2000-3000倍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2-3次即可。液喷雾时不能超过规定浓度,否则造成灼叶。同时要重视补充微肥,特别是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微量元素的单一消耗,常常出现一些缺素症,如缺铁的黄化病、缺锌的小叶病。
什么药剂容易产生飘移药害?辣椒受2,4-滴丁酯漂移药害,叶片扭曲,呈厥叶状、出现畸形果等。
飘移主要有飞行飘移和蒸发飘移两种形式。
在农药喷雾过程中和喷雾后都会发生蒸发飘移现象,这主要是受农药挥发性的影响,另外高温也会增加农药雾滴的蒸发飘移,可造成作物药害。
农药雾滴飞行飘移会顺风飘移几千米或更远,可使邻近敏感植物受害,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多数情况下两种飘移形式是同时或相继发生。
在现实操作中有很多因为药剂漂移出现的药害问题:
▲荔枝2,4-D丁酯药害,新梢徒长,嫩叶扭曲
▲乙羧氟草醚在冬瓜上的漂移药害
▲硝磺草酮在黄瓜上的飘逸药害
漂移产生的原因
1、药剂本身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发生漂移,如2,4-D丁酯。
这类农药施用后普遍农田中会有很大的农药气味,其中很大部分会挥发到空气中,可直接隨风飘移1000米远。
当气温达25℃以上并且相对湿度低时,此类农药会随温度升高发生二次飘移,直接造成临近敏感作物、林木、果园、蔬菜等受药害。
▲柑橘草胺膦漂移药害
2、操作者对施药工具和农药的使用过于随意,使用不当。
(1)喷头距靶标作物过高、行走速度过快、施药工具挥动幅度过大等产生飘移的现象越严重。
(2)打药时不看风向、风速,而使相邻敏感作物受漂移药害。
(3)使用喷雾器打完一个药剂后,在喷雾器没有进行彻底清洗的情况下,接着又喷洒其他农药,也造成农作物出现药害。
3、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气象条件是影响农药飘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风力、风向和温度,对雾滴的飘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高温有助于农药发生蒸发飘移,风力和风向对农药飘移的影响最大。
(2)喷雾或喷粉产生的微小雾滴很容易随着气流扩散、飘移较远的距离。一般雾滴越小,顺风飘移就越远,飘移的危害性越大。
▲乙草胺漂移药害
易发生漂移的除草剂
2,4-D丁酯
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容易对邻近的棉花、豆类、甜菜、蔬菜等作物产生药害。
2甲4氯
对棉花、大豆、瓜类、果树等作物敏感,使用时注意风向,以免产生漂移药害。
麦草畏
蚕豆、油菜、棉花等对该药敏感,麦田喷药时易产生漂移而使这些作物产生药害。
应用时注意对其他敏感作物产生漂移药害。
绿麦隆
油菜、菜豆、豌豆、苜蓿等对此敏感,麦田除草时注意漂移产生药害。
磺酰脲类除草剂
对水稻安全,但在棉花上使用会产生药害。
这里只列举了几个药剂,容易发生漂移的药剂还有很多。我们在使用药剂时,一定先仔细阅读说明书,有些容易产生药害的药剂会做说明的,使用时做好防护。
农药飘移的解决方案
从理论上讲农药飘移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科学施药,对飘移进行适当的控制,减少或降低飘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1)喷洒除草剂应该选择晴天、无风天气,风速3级以下为宜。
高温天气应该避开中午时段,早晚施药,配药浓度小点。
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相对湿度超过70%时是喷雾的最佳时期。
注意,雨水天气不要施药,不能逆风喷施农药。
尽量选用低挥发性的农药制剂或含有能够调节雾滴附着力助剂的农药,确保和周围农田的协调性。
(3)可以根据作物需要,局部性使用漂移性大的农药。
局部性使用漂移性大的农药,进行定向喷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邻近敏感作物造成的危害。
(4)喷施时采取一些防御措施。
例如增加施药缓冲带、在雾滴漂移方向上用塑料布、护罩或气流辅助设备挡住雾滴免受气流影响,降低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
药害后补救
(1)喷水或灌水
水洗:用水冲洗是第一步,若是叶片和植株因喷洒药液而引起药害,对内吸型农药造成的药害,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最好在6小时内),以减少植株对农药的吸收,反复冲洗3-4次,尽量把植株表面的药液冲刷掉,还可以通过浇水增加细胞的水分,而降低植株内药物的相对含量。
(2)施肥补救
追肥:除了冲洗外,必须及时追肥使受害作物尽快恢复长势,提高对药害的抵抗力。对于较严重的药害,叶面已经出现药斑、叶缘焦枯或植株焦化等症状的,喷水灌水冲洗基本无效,可中耕追肥,叶面喷施1000倍液嘉美金点,同时冲施800倍液嘉美红利,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减轻药害危害。
如麦苗出现氯磺隆药害后可以通过根外追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3)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
如因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遇碱易分解失效的农药而产生的药害,可喷施洗衣粉或肥皂水,碳酸氢铵等溶液进行解毒,但浓度要适宜,否则会加重药害。
由草甘膦、2,4-D丁酯、胺苯磺隆、丁草胺等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用芸苔素喷施作物,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药害等等。
(4)药害解毒配方(叶喷):
◆芸苔素内酯+嘉美金点+葡萄糖 杨树最怕的三种东西?杨树最怕的是病虫害。农药 除草剂幼苗易生黑斑病、锈病、白粉病;大树最易发生"扬舟蛾"、"天牛"等害虫。尤其"扬舟蛾",危害最大。此虫在黄淮地区以蛹越冬,年发生4一5代。一般到每年的7一8月,3一4代幼虫期时,会突然暴发成災。大量的老熟幼虫将树木食成光秃,整片林子或林带"**入秋",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
玉米涝害上部叶片发黄干枯?这是是玉米苗期常见的害虫,它可以钻入玉米幼苗的根部,观察根部,有咬孔,严重时可直接切断浅根,导致苗木死亡或倒伏。针对田间出现这种病虫的情况,可及时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也可采用噻虫胺·氟氯氰菊酯的混合药剂。?二、苗枯病这种病也是造成玉米苗期枯萎的一种常见原因,感染后,首先在叶片边缘出现黄棕色条纹,个别叶片或植株枯萎。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逐渐变黄褐色,最终干枯。造成幼苗枯萎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或种子传播的病原体。因此,播种前应采取预防措施,可采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恶霉灵进行喷施。三、干旱或涝灾玉米播种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天气好当然对玉米成长也是有好处的。但有些地区,特别是夏玉米种植区,可能出现高温干旱。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后,白天气温在35度以上,水分含量很差。玉米因为它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叶子缺水黄叶干枯。?相反,玉米根系遇水淹没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呼吸,根系运输受阻,也可能导致黄化和叶片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干旱时要及时灌溉浇水,洪水时要及时排水,如果破坏严重,可以考虑重新播种。?四、除草剂残留除草剂残留也是导致玉米出苗后死亡的一个因素。对于夏玉米而言,如果在上作物种植小麦,一年后农民选择喷洒除草剂,可能会对后期作物造成危害,特别是苯磺隆,其残留期较长。苯磺隆虽然对玉米的危害不如花生和大豆大,但也会有干涸的情况。在严重的情况下,玉米会直接死亡,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