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这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尽管草莓的适应性极强,但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仍需根据其生长特性进行科学管理。那么,草莓苗究竟喜欢阴暗还是阳光充足的环境呢?
草莓是一种喜光植物,但同时也具备较好的耐荫性。在无遮荫条件下,草莓植株会生长得更为矮壮,果实较小,颜色更深,品质更佳。而在中等光照条件下,草莓植株能正常生长,果实更大,呈橙红色,外观美观,但含糖量可能略低。适度遮荫还有助于延长草莓的采收期。若光照过弱,会影响草莓的开花和结果。
草莓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花芽形成期需要每天10到12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的温度,以利于花芽的形成。若提供16小时的长日照,可能导致花芽形成不良,甚至无法开花结果。而在花芽分化阶段,给予长日照处理可以促进花芽的发育和开花。
开花结果期及旺盛生长期,草莓每天需要12到15小时的长日照,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和果实成熟。
草莓对温度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5℃时开始生长,3℃时老叶逐渐变红。0℃至-5℃下,老叶可能干缩,心叶仍能生长。极端低温如-7℃,可能导致冻害,-10℃时多数植株可能死亡。根部在-8℃以上也可能遭受冻害。草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25℃,25-30℃时生长速度减缓,超过30℃则受抑制,叶片可能出现灼伤或焦边。草莓的开花期和结果期对温度非常敏感,低于0℃或高于40℃均会影响授粉和受精,导致畸形果的产生。花芽分化需要在低于15℃的条件下开始,而温度低于5℃时花芽分化会停止。
2. 水分草莓是浅根作物,对干旱和水涝均不耐受。由于叶片较大,蒸腾作用强,草莓生长过程中新老叶片更替频繁,因此对水分需求较高。草莓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需良好的通风条件。冬季土壤缺水会导致裂开,影响根系生长。秋季种植的草莓苗成活后,需灌溉并覆盖土壤,以保持水分。春季生长和开花期,以及果实成熟期,都需要保证适当的水分供应。过多水分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缺水则会导致幼果干缩。采收后,需灌溉以促进匍匐茎扎根成苗。秋季是草莓积累养分和花芽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
3. 土壤草莓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最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的中性或微酸性(pH5.5-6.5)土壤中。粘重或积水的土壤不适合草莓栽培,因为这些土壤排水性差,容易导致根部病害。沙质过大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不利于草莓生长和结果。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雨水不会直接淋在地面上,粘壤土也可以用于草莓栽培,且由于其保水保肥能力强,反而能使草莓具有更好的风味。
草莓对光照的需求会随着生长周期的不同而变化。合理的光照管理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至关重要。通过根据草莓的生长阶段调整光照条件,可以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关于草莓苗喜阴还是喜阳的更多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