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谈谈稻田蛙类的保护和利用

2024-11-09 09:51 作者:李先生  

我国南方的稻田中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斑蛙、泽蛙、沼蛙、虎纹蛙、金线蛙、中国雨蛙,还有蟾蜍类如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等。它们都是害虫的天敌,能捕食稻螟、飞虱、叶蝉、纵卷叶螟、蝗虫、稻螟蛉等害虫,因而被誉为庄稼的“卫士”。一般每亩田有青蛙500头以上,适当配合其它防治措施,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对水稻的为害。

近些年来,稻田内蛙类的数量明显减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冬眠期死亡,夏、秋季早涝灾害和蛙类的敌害等自然因素外,稻田中大量频繁施用化学农药化肥,断水搁田、烤田,机械耕作及耘田,放养家禽以及人工捕捉等人为的因素,是稻田蛙类锐减的主要原因。

为了维护稻田生态平衡,充分利用蛙类治虫,确保水稻丰收,就必须保护蛙类。在此,耕种帮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稻田蛙类的保护和利用的主要措施。

1、严禁捕杀和销售蛙类。

2、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蛙卵和蝌蚪在孵化期对农药十分敏感。因此要采用高效低毒农药,改普治为挑治,缩小用药面积,减少用药次数。施药时加深田中水层,以降低水中农药浓度。还可实行根区深层施药,以减轻对蛙类的毒害程度。

3、改进化肥施用技术。化肥撒施可改为球肥深施,也可作基肥施用,以减少对蛙和蝌蚪的杀伤作用。

4、分次晒田和挖沟保护。早稻中后期的5~7月份,是各种蛙、蝌蚪的大量繁殖生长期,只有少部分蝌蚪长成幼蛙。若此时断水晒田,会造成蝌蚪大量死亡。因此不宜连续烤田,应根据水稻的长势,由轻到重分次晒田,当田面晒至“鸡爪裂”时,灌一次跑马水后再进行第二次晒田。晒田时,在稻田开临时保护沟,作为蝌蚪暂时的栖息地。还可在晒田前挖蝌蚪保护坑,保持坑中有水,让蝌蚪游入坑中暂时生存。

5、建立蝌蚪繁殖池。为了进一步扩大蛙类繁殖数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田专门建立一些蛙类繁殖池,采取人工繁殖蝌蚪的方法,待蝌蚪长大后,再放入稻田或池塘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黄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下一篇:茄子的最佳搭配,菜谱分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