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马铃薯黑痣病的特点及防治

2016-12-07 02:06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马铃薯黑痣病,幼芽患病,有的出土前腐朽构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患病,初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构成褐色洼陷斑,大小1-6cm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灰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菌核;


   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可构树立枯或顶部萎蔫,或叶片弯曲呈舟状,心叶节间较长,有紫红色色素呈现。严重时,茎节腋芽发生紫红色或绿色气生块茎,或地下茎基部发生许多无经济价值的小马铃薯,外表散生许多黑褐色菌核。


   发病规律


   以病薯上或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带病种薯是翌年的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首要载体。马铃薯生长期间病菌从土壤中根系或茎基部创伤侵入,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培养无病壮苗,树立无病留种田。


   2、发病重的区域,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山区,要特别注意适期耕种,防止早播。


   3、一旦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在远离种植地块处深埋,病穴内撒人生石灰等。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关注耕种帮微信公众号【耕种帮】进行咨询!

  
耕种帮种植咨询解答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保护地蔬菜有哪些常见生理障害?如何防治? 下一篇: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