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名称:苯并咪唑44号。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310℃(分解),比重约为1.45,几乎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丙酮中300毫克/升,氯仿中100毫克/升,二氯甲烷中68毫克/升,溶于无机酸及醋酸等有机酸,而形成相应的盐。原粉为浅棕色粉末,熔点大于290℃,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贮存两年,有效成份含量基本不变。
多菌灵对酸、碱不稳定,对热较稳定,应储存于闭光的容器中,并置于遮光阴凉的地方。
毒性:按我国
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多菌灵属低毒
杀菌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 LD50 >10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经皮 LD55 >15000毫克/千克。大鼠经口无作用剂量为1000毫克/千克。动物试验未见致癌作用。对温血动物毒性较低,对鱼类和蜜蜂低毒。
多菌灵作用特点:
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
杀菌剂,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而对卵菌和细菌引起的最害无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多菌灵易被植物根部吸收,通过植物的叶表皮角质层较慢。使用时
多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5-3.0)防病效果好。据报道,这是由于在酸性条件下提高了药剂的渗透与输导能力。在
多菌灵中加入某些油类可提高药效。
剂型:40%
多菌灵悬浮剂,25%、50先、7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①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撤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可预防草莓灰霉病等。
②浸苗,草莓种植前用70%
多菌灵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后取出凉于后栽植,可防治草莓褐色轮斑病等。
③喷雾,在现蕾开花期用25%
多菌灵300倍液,充分喷洒;一般喷2~3次可较好的防治草莓 V 型褐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
多菌灵600倍或25%
多菌灵300倍液喷洒可防治草莓炭疽病和草莓枯萎病、草莓疫霉果腐病等;于秋季降温初期用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洒,7~10天再喷1次,可有效的防治草莓叶枯病;采摘前喷布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重点喷洒果实,可防治草莓黑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