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09:26 作者:李先生
因为晒的阳光比较多,苹果就会比较甜吧。
您好,这个是适合的!
1.树下追肥。9月上旬对红富士等晚熟品种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每亩施入50~75千克,采用多点穴状施肥法,施肥后及时浇水,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保温保墒。
2.树上喷肥。进入9月份,对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每隔10~15天树上喷一遍3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连喷3次,可起到液膜套袋作用,不会影响果实呼吸,防果锈病,防裂果,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降低残毒提高品质。果实采收后喷200倍液的尿素、2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液恢复树体长势,连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
3.秋施基肥。提倡早秋施基肥,有利于根系吸收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8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秋施基肥的最佳时期,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牲口粪、圈肥等)3~5立方米,同时施入速效性化肥,用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上。苹果为北方地区的代表果树,因为苹果树适宜生长在中性的土壤中,而广东地区的土质皆为酸性土壤; 再者就是气候的问题,苹果树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而广东地区的温度较高,不能给苹果树提供充足的休眠时间,雨季长,湿度大,雨天多而阳光少,不适宜苹果的着色及膨大发育。4-10月的平均气温过高,花芽分化快、果实生长迅速,不耐长途运输及贮藏。昼夜温差小也不利于差色,所以广东地区不适宜栽培苹果树。苹果树栽培技术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苹果的主要种类和品种 第一节 苹果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苹果的主要栽培品种 第三章 苹果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生长习性 第二节 结果习性 第三节 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四章 育苗技术 第一节 砧木种类 第二节 育苗技术 第三节 苹果苗木规格与出圃 第五章 苹果栽培技术 第一节 栽植技术 第二节 土、肥、水管理技术 第三节 整形修剪 第四节 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 第五节 提高果品质量 第六节 果实采收与贮藏 第七节 苹果保鲜措施 第六章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 第一节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意义 第二节 矮化密植栽培途径 第三节 栽培技术要点 第七章 苹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防治 第三节 苹果园病虫年防治历 第八章 苹果园的周年综合管理 第一节 苹果树休眠期的管理 第二节 苹果萌芽到开花前后的管理 第三节 果实发育和新梢生长期的管理 第四节 果实着色期及成熟前期的田间管理 第五节 秋季果园的管理
有一本介绍比较详细的书你可以参考一下。
苹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
苹果也是一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的高产果树。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最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土壤通气不良时,根系生长受阻。PH7.8以上时,易发生缺素失绿现象。对土壤的耐盐力低于0.15%。
苹果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是1个种,即苹果。现在世界上栽培的苹果品种,绝大部分属于这个种或为该种和其他种的杂种。该种有两个变种,道生苹果和乐园苹果,常被用作矮化或半矮化砧。生产上用作砧木的种,尚有西府海棠、海棠果、湖北海棠、河南海棠和山定子等。
苹果品种繁多,但作为经济栽培的数量不多。通过栽培实践,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国内的具体情况确定了一些适应本国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上广泛经济栽培的品种,如金冠、红星、富士等。近些年,有些品种通过广泛的芽变选种和杂交育种,已各自形成~个较为庞大的系群。除上述金冠系、元帅系(红星是其中的芽变品种)和富士系外,还有旭系、红玉系、史密斯系和国光系等。在这些系群中,尚可根据株型进一步分为普通型和短枝型两类。如新红星、首红、超红等都是元帅系中的短枝型品种,金矮生、矮金冠等都是金冠系中的短枝型品种。其他各系也大多有各自的短枝型品种,如短枝富士、短枝国光等。一些品种还已有成优良的着色系。
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一般认为,4~10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2度~18度最适于苹果的生长。夏季温度过高,平均气温>26度时,花芽分化不良,果实发育快,不耐贮藏。红色品种成熟前适宜的着色温度为10度~20度,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则上色困难。对照谁北地区气候条件,尤其是中熟红色品种在温度方面离最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往南至长江流域,则这种差距加大。
世界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期,要求空气比较干燥,日照充足,则果面光洁,色泽浓艳,花芽饱满。如雨量过多,日照不足,则易造成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产量低而不稳,病虫害严重,果实质量差。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时有春旱、伏旱或秋旱发生,7~8月份多数年份雨量又过于集中,故灌排措施均需加强。
苹果为喜光性树种。光照充足,有利于正常生长和结果,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不同品种对光照的要求有所差异。淮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基本上能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方面,苹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土壤通气不良时,根系生长受阻。PH7.8以上时,易发生缺素失绿现象。对土壤的耐盐力低于0.15%。苹果栽植的适宜密度
苹果栽植密度因品种、砧木、地势、气候条件等不同而异,我县适宜栽植密度为4×5每亩33株。矮生品种、矮化栽培、山地、气候条件较差、管理水平较高,密度应大些,否则栽植密度应小些。
果园管理
1、苹果栽植后管理
①修剪定干:根据树种、品种的整形要求,保留主干加整形带高度,将以上多条部分剪去,这种修剪方法叫定干。
②幼树防寒:冬季寒冷风大的地区,幼树越冬易“抽条”,秋栽后应立即埋土防寒,春季萌芽时及时去土。
③春季灌水与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秋栽苗木在春季萌芽前灌水,而春栽苗木在栽后半月左右再灌一次有利成活,浇水后应立即覆土保墒。春季用地膜覆盖,可保墒增温,对幼树生长极为有利。
④检查成活:春季展叶后,果树进行一次成活率检查,已死植株应立即补栽。
⑤防止兽害:在苗木上涂加有农药的涂白剂或带恶臭味的保护剂,防止野兔啃良树皮。
2.苹果园土壤管理基本内容
① 土壤深翻。深翻在果树栽植前、后均可进 行,深度以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宜。深翻的方式根据地形、栽植密度等不同主要有三种:一是扩穴深翻(放树窝子)。适合山岭坡地的幼园。二是隔行深翻。隔一行翻一行,分两次完成,适于盛果期苹果园。三是全面深翻。除栽植穴外,其余土壤一次深翻完,适于幼龄果园。深翻时应结合施入基肥。
②果园耕翻。苹果行间和株间每年秋季落叶前后都要耕翻,一般20厘米左右,树盘内深外浅,翻后整平。
③压土、掺沙。对土层薄、沙性大的果园秋冬季进行全园压土;对粘性土果园适当掺沙,以改良土壤。压土、掺沙应结合增施有机肥,并进行深刨,使新旧土、沙土混匀。
④栽前改良。在定植前,定植穴要挖的大一些,如10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或80厘米×80厘米×80厘米,然后施足底肥再回填。
⑤清耕。果园内不种植其它作物,生长季内及时进行锄草松土。清耕主要在成龄果园中采用,常结合喷施除草剂进行,达到免耕或少耕的目的。
⑥生草。在苹果树行间种植豆科的三叶草,禾本科的黑麦草、早熟禾等。这一措施主要在有喷灌等水浇条件的果园中采用。生草期间,要定期进行刈割,割下草就地翻压、沤肥、用作覆盖物或当作饲料等。
⑦覆草。将杂草、绿肥、作物秸秆等覆于树盘、行内或全园,厚度以年保持在20厘米左右为宜,每4-5年翻刨一次。
⑧覆盖。在树盘、行内或全园(留出作业道)覆盖地膜(透明膜或有色膜),覆盖前应先中耕除草,整平地面。
3.苹果园施基肥的方法
基肥的施肥量大,通常是全年施肥量的70%左右。一般中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晚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前、秋梢停止生长后,根系秋季生长高峰到来之前(9月份)施入。幼树采用环状、半环状沟施入,成年树采用放射沟、条状沟施入。施肥深度1-3年生树为30厘米,4年生以后树为40厘米。施肥范围为根系集中分布区,即树冠投影边缘30厘米左右,施肥时要分段开沟、施入,不要把根系暴露的时间过久,否则根系受旱、受寒、受冻易死亡。不要施得过深。施肥时按氮肥、磷肥分别占年施用量40%、80%施入,每亩补施草木灰220公斤,施肥后应及时灌水。
4.苹果园灌水
有灌溉条件的苹果园花前、花后应灌水,保证开花一致,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新梢生长。以后,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应及时灌溉。冬季土壤封冻前应浇一次透水,保证树体越冬并防冬旱。灌水可因地制宜采 用地面灌溉、地下渗灌、喷灌和滴灌等方式。根据苹果生长发育需水规律,陇东旱塬区在降水保证率不中90%的平水年,苹果滴灌4次为宜,最佳灌水期为萌芽前、新梢旺长前、果实迅速膨大期和落叶期4个时期。全年灌溉定额为:幼龄树每公顷456立方米(萌芽前每公顷96立方米、新梢旺长前每公顷144立方米、落叶期每公顷225立方米),盛果期树每公顷936立方米(萌芽前每公顷180立方米、新梢旺长前每公顷180立方米、果实膨大期每公顷216立方米、落叶期每公顷360立方米)。在降水保证率75%的中等干旱年份,灌水定额增大10%-20%,灌水次数为4-5次(果实膨大期2次);在降水保证率50%的特干旱年份,灌水定额增大15%-30%,灌水次数为5-6次(新梢旺长期、果实膨大期各2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