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恶苗病

2024-10-24 20:46 作者:李先生  

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是由无性态为串珠镰孢菌、有性态为藤仑赤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称徒长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

  [诊断] 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苗高,病株节间伸长,茎节上逆生不定根,茎杆逐渐变褐,腐烂,其内有白色蜘蛛丝状菌丝。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在垂死或死亡病株的叶鞘和茎杆上可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可见散生或群生蓝黑色小粒(子囊壳)。抽穗期后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为褐色,不结实或在颖壳接缝处产生淡红色霉层。该病常见症状是稻株徒长,但也有呈现矮化或外观正常的现象。

  [发病规律] 带菌种子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次是病稻草。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潜伏种子内越冬,在浸种过程中污染无病种子。另外,病稻草做铺盖物,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传播到健苗,从水稻茎部伤口等部位侵入,引起再侵染。一般土温在30~35℃时,最适合发病,20℃以下或40℃以上都不表现症状。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因此,秧苗栽插过深、拔秧后过夜等有利于病菌侵染。

  [防治] 此病以种子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是关键的防病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留种。
(2)种子处理 ①抗菌剂浸种: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2~3天后直接催芽;②温汤浸种:52~55℃温水浸种30分钟,灭菌效果较好。③药剂浸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动2~3次。
(3)清除菌源,及时拔除病株,减少再侵染。
(4)处理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为催芽时覆盖物和捆秧把。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胡麻斑病 下一篇:黄瓜嫁接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