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瓢虫在东北、华北地区1年发生1~2代,在南方1年 发生3~6代,各地均以成虫群集在背风向阳的石缝内、树皮下、墙 缝及篱笆等处越冬。 越冬成虫于翌年春5月开始活动,先在附近 的杂草、小树上栖息,5~6天后陆续转移到马铃薯及苗床中的茄 子、番茄、青椒上为害。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严重为 害时期,8月中旬为第二代幼虫严重为害时期,10月上旬成虫开始 越冬。 成虫早、晚静伏,取食和产卵都在白天,以上午10时至下午4 时最活跃,午前多在叶背取食,下午4时后转向叶面取食;晴天气 温高时飞翔力最强,阴雨天很少活动;成虫有假死性,受惊后落地 不动并可分泌黄色黏臭液;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常20~30粒产 在一起,直立成块。 幼虫有4龄,夜间孵化,初孵幼虫群集于叶背 取食为害,二龄后逐渐分散为害。 成虫、幼虫都有残食同种卵的习 性。 幼虫老熟后,多在植株基部的茎上或叶背化蛹,也有在附近杂 草、地面上化蛹的。 马铃薯瓢虫成虫的生育适温为22℃ ~28℃, 低于15℃则不能产卵,高于35℃则陆续死亡。 夏季高温时,成虫 匿居静伏,在枝叶茂盛较荫蔽的田块发生较严重。 马铃薯瓢虫一生必须全部或部分取食马铃薯,否则不能正常 发育和产卵,所以只有在马铃薯产区才能大量发生。 ·158· 辣椒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问答105. 如何防治马铃薯瓢虫? (1)清洁田园 在作物采收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消灭一部分 虫源。 (2)人工防治 利用成虫假死性,可采用振落方法,将振落地 面的成虫收集后,集中消灭;也可以在产卵盛期,组织人力摘除卵 块,在初孵幼虫未分散前摘除虫叶,集中消灭。 (3)药剂防治 应掌握在马铃薯瓢虫幼虫分散之前用药,效果 最好。 选用4.5%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
联苯菊酯 乳油1500倍液,或2.5%
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 磷乳油1000倍液,或52.25%氯氰·
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或 48%
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进行全面周到喷雾,特别要注意喷到 叶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