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猕猴桃白绢根腐病的病原是什么 如何防治

2024-10-22 14:09 作者:李先生  

猕猴桃生产中有时会发生一种病害叫白绢根腐病。本病一般只侵害猕猴桃根颈及其下部30厘米内的主根,对生产有很大损失。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猕猴桃白绢根腐病的病原是什么,以及本病的症状表现等相关话题。

一、猕猴桃白绢根腐病的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被害部暗褐色,其上长出白色丝绢状菌丝体,最后将根体环绕包裹住,相邻的土壤空隙中也被菌丝充溢而呈白色。

后期,菌丝彼此结合为菌索,菌索再缩结成菌核。菌核初为松绒状白色菌丝团,继而转为浅黄色、黄色至栗褐色坚硬的核粒。

发病轻时植株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出现萎蔫,生长衰弱,结果少,果小味淡,2-3年内逐渐衰竭或死亡。

二、猕猴桃白绢根腐病的病原

本病病原菌无性世代为罗氏整齐小粒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群,小菌核菌属。菌丝体白色,细胞长22-26微米,宽约1微米。

菌体多为单生,直径为0.6-0.8毫米,有时2-4个串生,大小为1.5-2.9毫米×0.5-0.6毫米。

病原菌有性阶段为罗氏白绢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rolfsii (sacc.) west.,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革菌科,薄膜革菌属。在猕猴桃树上,不产生有性世代。

三、猕猴桃白绢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索或菌核在寄主病残组织上或土中越冬,翌年4-9月,由菌丝繁殖成菌索、菌核萌发出菌丝进行侵染。沙质土,积水土垦建的果园发病重。

本病菌丝在土缝中或根表迅速扩展侵染,引起基质病变。5月下旬至7月中旬,植株出现失水状态,8-9月高温少雨,叶片大量脱落,枯死树逐渐增多。

一般情况下,受此病为害的植株当年并不死亡,随根部的不断被害,最长4年才见枯死。就其为害程度和发病株率而言,白绢根腐病远较假蜜环菌根腐病和疫霉根腐病为害轻。

四、猕猴桃白绢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参考猕猴桃疫霉根腐病。可在本站搜索一下猕猴桃疫霉根腐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配方施肥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