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植物体的缺钼症状和土壤中钼的含量, 都可以判断其是否 需要施用钼肥。 对钼敏感的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可以作为钼的供给情况的指 标。 豆科作物和十字花科作物对钼肥反应最敏感, 缺钼时容易发生 “缺钼症”。 但豆科植物的缺钼症状与缺氮症状相似, 没有专一性; 而十字花科植物则有特殊的症状, 可以作为缺钼指示作物。 植物缺 钼一般叶片失绿, 失绿部位在叶脉间。 先形成黄绿色或橘红色斑 点, 继而叶缘卷曲、 凋萎以至于干死。 成熟的叶片有的尖端有灰 色、 蓝色褶皱或坏死斑点。 叶柄和叶脉干枯。 缺钼症状首先表现在 老叶, 继而在新叶上出现。 有时生长点死亡, 花的发育受到抑制, 子实不饱满。 植物体内含钼范围是<0.1~>300 毫克/千克, 正常含量是 0.1~1.5毫克/千克。 双子叶植物, 尤其是十字花科植物和豆科植 物含钼较多, 对钼有较大的需要量, 禾本科植物含钼量则较少。 一 般植物含钼量少于0.1毫克/千克时为缺钼。 有些土壤容易发生缺钼现象, 如pH 低于6的酸性土壤, 排水 良好的石灰性 (碳酸盐) 土壤等。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钼的 可给性。 在施用
磷肥后, 植物吸收钼的能力增高, 钼的效果高。 磷 肥与钼肥配合施用常会表现出好的肥效。 施用含硫
肥料以后, 也容 易出现缺钼现象。 此外, 锰也影响植物对钼的吸收, 导致缺钼。 土壤中有效态钼的含量在0.15~0.20毫克/千克 (用草酸-草 酸铵溶液提取, pH 值为3.3), 少于0.10毫克/千克时常有缺钼症 状出现, 这个指标主要适用于判断豆科作物对钼肥的需要。 而酸性 土壤常根据土壤pH 值和有效态钼含量求得所谓 “钼值” 来判断钼 的供给情况。 钼值=pH 值+ [有效态钼含量 (以毫克/千克计) ×10], 钼 值<6.2时, 土壤中钼的供给不足, 钼值 >8.2 时, 不 需 要 施 用 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