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株在菌核形成前即除去, 并注意清除落在土中的菌核。 (2) 如果生产上允许, 实行隔年轮作。 如果有条件应更换棚室 的土壤, 用无病土栽植。 (3) 处理大坡 起苗后对土壤进行深翻, 将菌核埋入深层土中 (在50~60cm 以下); 也可在定植前用40%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 每667m2 用 量 为 1000g, 或 向 苗 床 喷 洒 25% 粉 锈 宁 可 湿 性 粉 剂 5000倍液。 (4) 多施
基肥, 增施磷、
钾肥, 防止植株徒长, 提高抗病能 力。 阴雨天和夜间不浇水, 控制每次的浇水量。 浇水后要及时通 风, 以降低棚内的湿度。 (5) 用少量硫黄粉或草木灰4份、 消石灰1份, 混合后撒施于 植株中下部和盆面。 (6) 温室地面发现子囊盘时, 开始喷药保护植株使其免受侵 染。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 2~3 种药剂轮换使用。 可用药剂有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 2000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扑 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和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等。 施药间隔期视病情而 定, 每7~10天喷1次, 连续防治3~4次。 4.159 一品红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