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含铜量在3~300毫克/千克之间, 平均为22毫克/千克。 土壤含铜量 受成土母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土壤铜的形态有作物难以利用的矿物态、 有机络合态和对作物有效的交换态、 水溶态。 影响铜有效性的因素很复杂, 一般认为有机质是降低铜有效性的重要因 素, 因为有机质对铜有很强的络合和固定能力, 有机质与铜形成的有机螯合态的 铜, 被牢固地吸附在有机物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因此缺铜多发生在新开垦的泥 炭土、 沼泽腐泥土上。 实践证明, 在排干的沼泽土上进行种植时, 施用铜肥有明显 的增产效果。 此外, 土壤有效铜的含量有随质地变黏、 pH 下降而增高的趋势。 石 灰性土壤中铜呈 CuCO3 和 CuCO3·Cu(OH)2 等形态存在, 有效性低。 因此石灰 性土壤、 砂质土壤可能缺铜。 我国土壤有效铜含量分级见表1-15。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