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是花椰菜的一种普通病害, 分布较广。 一般生长中后期, 遇连续阴雨易于发病。 土壤贫瘠, 肥力不足, 植株衰弱, 发病重。 (1) 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 多为下部老叶发病, 初时产生 第二章 花椰菜 127淡黄色至淡褐色小斑点, 扩展后呈圆形、 近圆形病斑, 大小4~5毫 米, 灰褐色, 稍有同心轮纹, 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 湿度大时病 斑上生有灰黑色霉状物,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重时叶 片上布满病斑, 致使叶片枯黄而死。 花球和种荚染病, 发病部位可见 黑色煤烟状霉层。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 3年轮作。 施足粪肥, 适时追肥。 氮、 磷、
钾肥合理配合。 做好雨后 排水, 防止田间湿度滞留。 做好田园清洁, 翻晒土壤, 减少菌源。 ② 种子消毒 种子带菌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 也可用种子 重量0.4%的50%
多菌灵、 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35%
甲霜灵拌 种剂拌种。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 液、 80%代森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00 倍 液、 50% 腐 霉 利 可 湿 性 粉 剂 2000倍液、 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 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0% 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每7天喷一次, 连续防治 2~3次。 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