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莲潜叶摇蚊?

2024-10-17 18:30 作者:李先生  

莲潜叶摇蚊,俗称水蛆、莲窄摇蚊,属双翅目摇蚊科,是危害 莲藕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贴于水面的浮叶,不危害立叶。受 害荷叶失绿、坏死、腐烂,使莲藕与莲子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花莲失去观赏价值。 (1)危害特点 以幼虫潜食叶肉危害莲藕的浮叶和实生苗叶, 由叶背面侵入,开始时潜道呈线形,随着幼虫的取食,潜道成喇叭 口状向前扩大,最终形成短粗状紫黑色或酱紫色蛀道。大龄幼虫将 虫粪筑在虫道两侧,因而潜道内有一段形似 “=”号的深色平行 线。受害严重时,浮叶叶面布满虫斑,几乎没有绿色面积,终致浮 07叶腐烂、枯萎。 (2)识别要点 (表8) 表8 莲潜叶摇蚊不同虫态识别要点 虫态 识 别 要 点 成虫 与普通蚊虫类似,体长3~45毫米,淡绿色,头小。复眼中部褐色,周围黑 色,中胸特别发达,背板前部隆起,呈驼背状,后部两侧各有1个梭形黑褐色 条斑。小盾片上有倒“八”字黑斑。前翅淡黄色,最宽处有较宽的黑斑,外缘 也有不规则的黑斑。足细长,前足是体长的2倍多。雌雄虫较易区别:雌虫 触角丝状,6节,褐色,腿节中央和基部有1小段黑色,腹部翠绿色;雄虫触角 羽毛状,14节,基部褐色,先端黑褐色。前足胫节黑色,腿节先端有 1小段 黑色 卵 长椭圆形,嫩黄色,数十至数百粒聚集成卵囊,卵块胶体状,有很强的黏着 力。头部隐约可见眼点,长约02毫米,宽008毫米 幼虫 虫体柔软纤细。老熟幼虫长 10~11毫米,黄色或淡黄 绿 色。头 部 褐 色。 口器黑色,大颚扁,呈锯齿状。上唇齿板发达,下唇齿粗壮。头部有一部分缩 嵌在前胸内。中、后胸宽大。腹部圆筒形,分节明显。足退化 蛹 体长4~6毫米,翠绿色。复眼红褐色。前足明显游离于蛹体,卷曲于胸、 腹前。蛹体前端和尾部生有短细的白色绒毛 (3)生活习性 全年发生6~7代,以荷叶出水期开始危害, 一般4~5月危害较重,到10月中旬后停止危害,各世代重叠发 生。以幼虫随枯叶沉于水底越冬。在气温、水温均为20℃左右时, 成虫寿命3~5天,卵期3~8天,幼虫期14~17天,蛹期2~4 天。成虫于傍晚羽化,以18:00~20:00羽化最多。 成虫飞翔速度较慢,有趋光性,白天栖息不动。交尾后于夜间 产卵于浮叶边缘水中,卵粒均匀悬布在胶质卵块中。孵化期不整 齐,幼虫孵出后并不游离出去,而是在卵块中取食胶质物,虫体迅 速增长。幼虫老熟后,将头部前方的上表皮顶破,而后作丝茧化 蛹。幼虫需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当浮叶高出水面后,幼虫迅速转 移到水中生活或化蛹。蛹浮于水面羽化。 (4)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清除受害浮叶,消灭越冬虫源或通过排水晒田, 控制其危害。从危害较重地区引种时,应彻底洗清污泥和其他杂物, 17必要时对外地引种的种藕喷90%敌百虫晶体1000~1500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再盖薄膜,闷2~3小时后下种。 ② 物理防治 人工摘除虫叶,捕杀幼虫,将虫叶埋入田土深 层或移出水田以灭杀幼虫。小面积池栽莲可将浮叶支撑起来离开水 面,迫使幼虫转移或失水而死。 ③ 化学防治 幼虫盛发初期,可选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4000倍液、50%灭蝇·杀单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8%阿维菌 素乳油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 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天1次,连喷2~3次。配药时加入适量 洗衣粉或其他展着剂,可提高防治效果。慎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防治僵藕的发生? 下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莲藕食根金花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