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田的施肥方法是有机肥在翻地前撒施, 磷钾
化肥基本上是 施在水耙前。 最复杂的问题是
氮肥的施用方法, 由于各地土壤、 气 候、 作物品种和栽培方式不同, 以及
氮肥的用量、 品种不同等原 因, 其施肥方法也不同。 不仅南北方, 就是同一个县、 同一个乡也 有不同, 所谓因地制宜, 主要针对水田的
氮肥施用方法, 略举几种 施肥的方式。 (1) 北方寒地水稻, 由于生育期短,
氮肥应以前期施用为主, 磷、
钾肥全部用做
基肥施在水耙前。 (2) 有些漏水田或跑水田, 由于养分损失严重, 主张少吃多 餐, 分次追肥, 即施接力肥、 返青肥、 分蘖肥、 壮胎肥、 穗肥、 攻 粒肥、 灌浆肥等。 (3) 近几年辽宁省改变了
氮肥集中施在水稻生育前期的所谓施 130
化肥施用技术问答“大头肥” 的作法, 拿出
氮肥量的 四 分 之 一 作 穗 肥, 施 在 抽 穗 前 15~18天, 比施大头肥增产10%, 增产效果稳定。 增产的原因主 要是在不增加施肥量的前提下, 适当减少了前期施用量, 控制营养 体生长, 后期施肥又增加了粒数和粒重。 (4) 有些地方推荐了球肥深追的作法。 将
氮肥或加入磷、
钾肥 和填充物作成直径2厘米左右大小的球, 插施在稻穴之间6~7厘 米深的土层当中, 每四穴施一球。 直播田有机肥和磷、
钾肥都可在翻地或整地前撒施, 经过翻耙 充分混入耕层土中。 直播田水稻在本田中的生育日数比插秧田长得 多, 所以必须追两次
氮肥。 第一次在分蘖始期, 每公顷追
氮肥75 千克左右, 促进分蘖, 使茎秆基部变粗, 获得大穗。 第二次在分蘖 末期至幼穗分化期, 增加粒数。 也可以用氨水代替其他固体
氮肥, 氨水追肥每次追150千克左右。 追施氨水的方法, 以随水灌施效果 好, 追肥后水层深度应保持在8厘米左右, 还应及时耘禾, 增加土 壤对 氨 的 吸 附, 减 少 挥 发 损 失, 并 使 肥 料 分 布 均 匀, 容 易 发 挥 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