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蛾在辽宁、 陕西、 河北等地的北部1 年发生1 代, 在北 京、 河北的中部及山东、 江苏、 安徽等地1年发生2代。 黄刺蛾以 老熟幼虫在小枝的分杈处、 主侧枝以及树干的粗皮上结茧越冬。 1 年1代区, 成虫于翌年6月中旬出现, 产卵于叶背, 常数十粒连成 一片。 卵期7~10天。 幼虫于6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生为害。 1年 2代区, 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出现, 第1代 幼虫于5月中旬孵化为害, 6月上旬为为害盛期; 第2代幼虫于6 月底开始为害, 7月上中旬为为害盛期, 7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树上 结茧越冬。 第 4 章 观花类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3234.310.4 如何防治黄刺蛾? (1) 消灭越冬虫源 黄刺蛾越冬代茧期历时很长, 一般可达7 个月, 可根据黄刺蛾的结茧地点分别用敲、 挖、 翻等方法消灭越冬 茧, 从而降低来年的虫口基数。 (2) 摘除虫叶集中销毁 黄刺蛾的低龄幼虫有群集危害的特 点, 幼虫喜欢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 被害寄主叶片往往出现白膜 状, 及时摘除受害叶片集中消灭, 可杀死低龄幼虫。 (3) 消灭老熟幼虫 老熟幼虫下地结茧时, 多数于晚上或清晨 下地, 可在老熟幼虫下地时杀灭它, 以减少下一代虫口密度。 (4) 灯光诱杀 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 可在其羽化盛期设置 黑光灯诱杀成虫。 (5) 化学防治 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 可用干黄泥粉喷撒杀 死, 5龄后抗药性增强, 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25mL、 2.5%溴 氰菊酯乳油25mL、 50%杀螟松乳油80~100mL、 50%辛硫磷乳油 50~80mL等对水100L喷雾, 每公顷树冠覆盖面积喷药2250L。 (6) 生物防治 Bt制剂 (含100亿孢子/g或 mL) 125g (或 mL), 对水100L喷雾, 若与90%晶体敌百虫30~50g混用效果更 好。 大蓑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粗提液稀释到1×10mL) 和青虫菌 (含100亿孢子/g) 的混合液, 每公顷树冠覆盖面积喷 3000L 左 右, 效果很好, 同时能兼治大蓑蛾。 其天敌昆虫上海青蜂可将卵产 于黄刺蛾幼虫体上寄生, 幼虫在寄主茧内越冬, 翌年4~5月成虫 咬破寄主茧壳羽化, 其寄生率可达 58%; 此外, 黑小蜂、 姬蜂、 寄蝇、 赤眼蜂、 步甲和螳螂等天敌对其发生量可起到一定的抑制 作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