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品种有哪些?

2016-11-26 03:49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棉花的品种越来越丰富,而且品种也是越来越优良,以下为我国各主产棉省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的主要品种及新育成品种(系)的介绍:


   1)鲁棉品种


   鲁棉11号: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品种。丰产性好,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在黄萎病轻的年份或田块种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鲁棉12号: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中熟偏早低酚棉品种。优质、抗枯萎耐黄萎。适于山东棉区春播或麦棉大垅春套种植。


   鲁棉13号: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牵头育成,属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的中熟陆地棉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是山东省目前较为理想的推广品种,适于轻(无)病地麦棉春套或直播。


   鲁742系: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育成,属短季棉新品系。丰产、优质,抗枯萎病,对棉铃虫也有一定的抗性。1994年4月山东省审定,并确定在本省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2) 豫棉品种


   豫棉4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中熟陆地棉抗枯萎病品种。1989年和1991年分别由河南和审定,该品种早熟性与综合性状好,丰产优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适于黄河下游棉区种植。1993年河南省种植57万亩。


   豫棉9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早熟陆地棉品种。早熟形状突出,霜前花率高,高产稳产,纤维品质各项指标比较协调,符合纺织工业要求,抗枯萎耐黄萎。适于黄淮海地区麦棉两熟夏套种植。该品种1993年通过审定。


   豫棉10号:郑州市农科所和商丘地区农科所协作育成,属中早熟陆地棉品种。高产、稳产、抗病,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霜前花率高,衣分高,适于河南省麦棉套种。


   豫棉11号: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该品种为陆地棉和中棉(亚洲棉)的杂种后代,但其形态特征表现为陆地棉型,属春播品种。它综合了陆地棉和中棉的优良特征,成熟较早,霜前花率高,结铃性强,产量高,兼抗黄萎病,抗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广。适于河南省及黄淮流域麦棉春套或春直播。


   3)新疆棉品种


   新陆早1号:新疆石河子试验站育成,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1991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早熟、丰产、品质优,适于西北内陆棉区种植。1993年新疆种植182万亩。


   新陆中4号:新疆农科院经作所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品种。1992年通过新疆审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纤维品质优异,单纤维强力达4.07克,含糖2.2级,属微含糖量。商品检验出口合格率高,深受生产和外贸单位的欢迎。


   4)“中”字号棉花品种


   “中”字号棉花品种是近几年农科院棉花所育成的适合我国不同棉区和不同耕作制度需要的系列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植棉面积的50%左右,10年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达125亿元以上。


   中棉所12:中熟陆地棉品种。为我国个产量和品质赶上和超过常规丰产品种的抗病品种。结束了我国棉花育种、区试、繁殖和生产上抗病品质与常规品质脱节、分离的局面,促进了棉花品种向兼抗、丰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其种植面积覆盖了我国黄河、长江和新疆内陆棉区,是我国自育棉花品种中持续时间长、种植区域和累计面积的品种。


   中棉所16:早熟、抗病、优质,适于黄淮海棉区作麦套夏棉种植。该品种纤维洁白,绒长、细,可纺优质纱线和织品,兼抗枯黄萎病,可在带病棉田种植,是国家科委、农业部重大科技推广成果。


   中棉所17: 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是适于麦棉间作套种的棉花新品种。1992年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已成为黄河流域的一个主导品种,现为河南省和国家麦套棉区试对照种。


   中棉所19:中早熟陆地棉品种。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和Ⅱ级抗蚜虫,1992年和1993年分别由陕西、河南和审定。适于黄淮棉麦套种、病地和水肥地种植,更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中棉所21:是我国“八五”攻关首批育成的抗虫、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199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适合春白地和麦套春棉种植。


   中棉所25 :属中早熟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旱、抗病,衣分较高,1995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另外,山西省的晋棉11号、辽宁省的辽棉9号,湖南省的湘棉10号于1993年种植面积均超过50万亩,至今仍深受广大棉农欢迎。


   从近十年来我国各主产棉区棉花品种,可以看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棉花育种将呈现如下特点和趋势:,育种速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第二,品种类型增多。为满足多种种植模式的需要,由中熟发展到早熟、中早熟、特早熟。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由单一常规棉发展到低酚棉、杂交棉、抗虫棉、抗旱棉等多类型并举。第三,品种的抗病性由单抗向兼抗、多抗发展。目前抗枯萎病的品种较多,抗黄萎病的品种较少且抗性偏低。随着当今黄萎病在我国各棉区的日趋加重和蔓延,抗黄萎育种仍是下一时期的努力方向。第四,育种目标由追求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转向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等综合性状的普遍提高和改良。第五,基因抗虫棉育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第六,有色棉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将成为一门新的课题。

  
耕种帮种植咨询解答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盆栽植物如何浇水? 下一篇:苹果腐烂病怎么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