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短额负蝗?

2024-10-15 00:38 作者:李先生  

短额负蝗(彩图30),属直翅目,蝗科。又称中华负蝗、尖头蚱 蜢、小尖头蚱蜢。全国均有发生。每年发生1~2代,5月下旬至6 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通常零星发生,田间以人 工捉拿为主,不单独采取药剂防治。 (1)为害特点成虫及若虫为害叶片,初龄若虫喜群集叶部, 造成被害叶片呈现网状,稍大后分散取食,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 可将整叶吃光只剩主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蔬菜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初龄若虫集中为害时,可人工捕杀。发生严重地 区,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厘米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 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其孵化 后不能出土。保护青蛙、蟾蜍等天敌,可抑制该虫发生。 ②化学防治如果零星发生,可不加防治。为害严重时,可选 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5%S-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20% 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喷 雾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海棠的花语 下一篇:禾雀花花语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