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夜蛾(彩图25~彩图27)属于北方种类,主要发生区域在 我国长江以北,在春、秋季有两个高峰期。 (1)为害症状以幼虫群居在产卵叶片的背面啃食叶肉,仅留 下叶片的上表皮,在叶片上形成天窗状,田间很容易发现。3龄后开 始扩散,陆续扩散到整个产卵植株,进而扩散到周围的植株。4龄以 后扩散到全田,进入暴食期,并能钻蛀叶球中为害,排出的粪便严重 污染蔬菜,并可引起腐烂。 (2)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清除田边杂草,人工摘除卵块和未扩散的被害叶 片,利用双光雷达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成虫,每 30~50亩悬挂一盏,露地悬挂的时间是在定植后的10天内。配合糖 醋盆(糖、醋、酒、水以2∶2∶1∶2的体积比混合)诱杀成虫。一 般在4月中旬至10月中旬。 ②生物防治释放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在甘蓝夜蛾发 生高峰期开始释放,每亩放3个点,每个点放3000个蜂。连续放3~ 4次。具体时间根据灯光诱杀甘蓝夜蛾和糖醋液诱杀的蛾高峰期确 定,在高峰期过后1~3天内开始第一次放蜂,每隔5~7天放一次, 共放4次。 ③化学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的悬浮剂10000国际单位/ 微升,每亩用量100~150毫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